正文

6.屬于我們自己的流水別墅(6)

流水別墅傳 作者:(美)富蘭克林·托克


然而,流水別墅受到全世界的歡迎還有另一個根本不同的原因,它甚至是背道而馳的,這就是人們在這座別墅里直覺地感受到了深刻的靈性。我把這一點歸功于流水別墅對歷史建筑的無數指涉。這些指涉中確有一些屬于特定的文化,不過大多數人無論來自于哪一種文化背景,都能“解碼”流水別墅,因為它的關鍵指涉是指向大自然的。這座建筑像它身前的瀑布、背后的巖架一樣疊落,它的墻面好像是由大自然親自把它們摞起來的。每個人都懂得這些指涉,因為大自然是地球上唯一普遍通用的元素。每名來賓和參觀者似乎都能在流水別墅里找到屬于自己的文化的某些回音。

建筑師保羅·魯道夫(PaulRudolph)很聰明地說過,流水別墅是“一個成真的美夢……(它)深深觸動了我們內心深處的一些東西,最后,我們對這些東西全都無可名狀。”我們永遠別想徹底說清它在我們身上施加的魔力。在建筑體驗中,很少有哪個實例能和流水別墅帶來的體驗相提并論,但是在《圣經》里卻有一例。古代有一則注解說,上帝在沙漠里年復一年賜給以色列人的食糧“嗎哪”(manna)是讓人沉醉的,因為它呈現出的味道永遠正好符合了接受者心中想要的那種食物。我們可以說,流水別墅就是建筑中的嗎哪:我們迫切地回應著它,因為它提醒我們想起了自己最熱愛的那些建筑或者風格。根據我們自己的口味,它吸引我們的理由是理性的或者是浪漫的,是抽象的或者是具象的,是老派的或者是高技術的。這就把流水別墅變成了罕有其匹的真正超越流行風尚的建筑。只要我們每個人還會把自己最心愛的形象或是思想投射在它的身上,它就永遠不會熱門稍減。

在《序曲》一章里,我許愿要講述流水別墅真實的誕生年譜,替換下它以往的神話和奇跡。希望我做到了這一點,但是我承認,流水別墅的誕生是由極多的因緣際會巧合而成的,于是有的時候,它的構想似乎依據的是無意結果的法則。如果約瑟夫·厄本沒在1933年去世,本諾·詹森沒因為替梅隆家工作而發(fā)了財,那么,這兩位建筑師中就會有隨便哪位動手來設計流水別墅,把它建成一座優(yōu)美然而不會出人意表的鄉(xiāng)間別墅。如果老考夫曼沒在1933年的《匹茲堡快報導航》上遭到奚落,他就沒必要想著給自己蓋出一座建筑奇珍來,以此作為對自己的補償。如果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沒在1932年被現代藝術博物館羞辱過,他可能就缺乏激情去設計這么激進的一座建筑,好奪回自己在現代建筑領域的隆譽。如果希特勒沒在1933年執(zhí)掌德國,小考夫曼就會繼續(xù)在歐洲閑蕩下去,而他的父親就會在歐洲研習建筑,而不是在洛杉磯。流水別墅的構成中還需要有一片牧歌般的自然地段,靠在工業(yè)力量強大的城市邊上,而它要想迅速成名,就需要有亨利·盧斯來玩推廣的把戲、有一位攝影新手來拍出今生僅此一現的好照片,還要有艾恩·蘭德在旁竭力突破她自己的文思阻滯。流水別墅的大受歡迎同樣還靠著由大蕭條孕育出來的新的社會情緒和新的文化價值觀,以及隨著美國走向戰(zhàn)爭而高漲起來的愛國主義。不過,盡管有上述所有這些巧合,這座建筑的名望最終卻是全靠它自己。歷史上從未出現過像流水別墅這樣的一座別墅,將來也永遠不會再出現像流水別墅這樣的一座別墅了。

流水別墅里擠滿了游客。這座別墅如E.J.考夫曼所愿,成了美國的文物。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