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2節(jié):駑馬的自白(2)

揭秘微軟亞洲研究院:微軟的夢工場 作者:微軟亞洲研究院


當年大家背誦的古文里有“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這樣的話,也許開始大家都自以為是騏驥(千里馬),蹦跶蹦跶,搜羅一些題目,輔以偽代碼,并摻雜若干幽默,就大功告成。沒想到后來發(fā)現(xiàn)我們自己都是一群駑馬,一匹馬蹦跶不出什么名堂,要大伙兒團結協(xié)作,長途跋涉,中途還要歇息幾次,才能達到目的地。世上騏驥罕見,而駑馬滿大街,有些駑馬能跑出一些好成績,我看關鍵在于“功在不舍”這一句話。IT業(yè)界不少人嘲諷某公司的軟件只有到了3.0版才好用,看來這也是一群“功在不舍”的駑馬在干活。

軟件開發(fā)有一個階段很少有人提及,叫“death march” 。就像軍隊攻城,一隊隊士兵冒著炮火出擊,傷亡無數(shù),但是敵人的城堡仍舊巋然不動,火力看似依舊那么猛。硝煙中,焦頭爛額的指揮官還是下令新的士兵繼續(xù)出發(fā),開始又一輪的march。在軟件開發(fā)中也有類似的情形,就是你每天都加班寫程序,改bug,但是bug不見少,第二天,第三天,下一周,下一個月……還是這樣。有軍事家說過,最后的勝利往往產生于“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經過無數(shù)大大小小的“再堅持一下”和“death march”,最后,有些軍隊破城而入;最后,有些軟件成功發(fā)布;最后,有些書出版了。

也許可以這樣說,微軟亞洲研究院這十年來的成績,來源于領導的鼓勵和自由的環(huán)境,更重要的,還是來自于每個員工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再堅持一下”的決心。

作者介紹:

鄒欣,現(xiàn)任微軟亞洲研究院技術創(chuàng)新中心項目主管,主要負責研究成果向產品的轉化。他于1996年加入微軟公司,前后參與了 Outlook, Product Studio, Visual Studio等產品的開發(fā)工作。他利用業(yè)余時間寫了《移山之道—— VSTS軟件開發(fā)指南》(2007年),《編程之美——微軟技術面試心得》(合作,2008年)。他還在清華大學軟件科學試驗班講授 《現(xiàn)代軟件工程》課程。鄒欣于1991 年獲北大計算機軟件專業(yè)學士學位;于1996 年獲美國韋恩州立大學計算機軟件專業(yè)碩士學位。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