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沒有我,地球照樣轉(zhuǎn)個不停

幸福的決定因素 作者:陳曉萍


有一個電腦,可以上網(wǎng),一個人就基本上可以隨時隨地工作了。我有很多朋友和同事都是工作狂,不管是工作日還是周末,不管是在辦公室還是在家里,不管是上班還是度假,不管是在飛機上還是在酒店里,不管是在美國還是在中國……總是不舍得離開電腦,舍不得離開那個工作“環(huán)境”。有一位朋友告訴我,她從來就沒有停下來完全不做事情的時候,一停下來,渾身就不自在。就是在星巴克里坐上一小會,不但不能放松,反而會產(chǎn)生緊張的感覺。我一向認為自己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堅持周末不工作,但要做到度假時不帶電腦、不上網(wǎng),好像還是有點困難。仿佛離開了電腦,上不了網(wǎng),不回復(fù)郵件,就會有與世隔絕的感覺。再說了,我身兼數(shù)個重要職位,是許多事情的決策者,假如我連續(xù)數(shù)日不理睬別人的郵件,他們可怎么辦?

去年冬天,由于西雅圖地區(qū)遭到特大風暴,刮倒電線無數(shù),整個城市停電數(shù)日,連微軟都不能幸免。偏遠一點的小城甚至停電一到兩個星期,別說電腦,就是連電燈、電爐、電視都不能用了。在這個對電依賴到無以復(fù)加的時代,讓人們一下失去這個本來認為理所應(yīng)當存在的東西,其難受的程度幾乎到了匪夷所思(beyond comprehension)的地步。學校停學,公司停工,商店關(guān)門,我本來準備好一大堆要做的事情(基本都要通過電腦完成),就只能全部扔在一邊,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滿足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上:比如,如何取暖,如何照明,如何儲存食物,如何解決一日三餐的問題……我們點起蠟燭,在燭光中我給孩子們講述自己童年時代過冬的情景,勾起許多往事的回憶。仔細想想,如果當年我不曾有過那樣“原始”的日子,在今天碰到停電的時刻,恐怕會慌張許多。

幾天后,當電重新回到我家的時候,我懷著復(fù)雜的心情終于打開了電腦,當然是有幾百個郵件靜靜地等在那兒。然而我發(fā)現(xiàn),在我從虛擬空間“消失”的時候,確乎也沒有什么嚴重的事情發(fā)生。在收不到我的郵件的時候,大家依然有條不紊地往前走著,做著他們該做的事,照樣過著正常的生活!就是我主管的那個雜志,也沒有因為我不能及時寄去稿件而無法出版;相反,另外一個編輯主動承擔了我的責任,把稿件補上了。哈哈,原來我并沒有我想象得那么重要,沒有我,地球照樣轉(zhuǎn)個不停!

這個發(fā)現(xiàn)讓我體會到“無為而治”的境界,而且感覺到“放權(quán)”的益處:不僅可以讓自己更輕松,而且還可以鍛煉別人的能力,讓他們有機會放出光彩,從而產(chǎn)生成就感和擁有感(ownership)。一箭雙雕的事,何樂而不為呢?再想想那些事無巨細從來不肯放手的領(lǐng)導(dǎo),不僅自己操勞過度,還讓手下的人疲憊不堪,又是何苦來哉?

因此,在去年年底去墨西哥海灘度假的時候,我決意不碰電腦。仔細想起來,這是最近幾年來我第一次在連續(xù)8天里面沒有用電腦的日子。我和家人每天去海邊曬太陽、戲浪,無所事事,徹底放松。面對加勒比海碧藍的海水和陽光,時而拿起手邊那本村上春樹的小說《海邊的卡夫卡》(Kafka On the Shore),立刻體會到出世(outside of this world)的感覺,神奇之至。

回到西雅圖,天居然還在下雨;打開電腦,還是有那么多郵件。但是我知道,我的“出世”對別人的影響其實微不足道。我不禁欣然微笑。(2007年12月于美國西雅圖)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