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促使這樣一部電影的誕生?是否內(nèi)心深處也有一份等待,一份不能舍棄的堅持?所以會用整個的身心去投入和創(chuàng)作,因為艱難而無悔地投入令人感動,因為感動自身而感動別人。
感動的深處是感應(yīng)。
電影中人與人之間心靈的感應(yīng),我相信同樣存在于導(dǎo)演和她的劇組人員之間。
電影中人與自然的感應(yīng),我相信同樣存于和他們交談過的山河日月之間。
2006年,我也走到西藏的邊緣,觸摸過藏區(qū)粗糙的肌膚,仰望過它純凈的藍(lán)天。當(dāng)我和每一段路上的陌生人結(jié)為新的團(tuán)隊,挑戰(zhàn)下一次翻越;當(dāng)梅里雪山在我們走進(jìn)它的第一個早晨展示出與日月同輝的壯美;當(dāng)圣湖以獨有的幻影和我安靜交流,我就感覺到了彼此的靈犀和靠近。
夢想
主持人朱迅問:“你可以為什么而等待六十年?”
我說:“為夢想?!?/p>
夢想是生命中最珍貴的部分,甚至在生命之上。正是夢想賦予生命持久而不可動搖的力量。一個人可以為夢想而等待、堅持,哪怕六十年甚至一生,或者比一生更久遠(yuǎn)。
但是,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這樣的夢想嗎?
《岡拉梅朵》的演唱者安羽突然失去了聲音,聲音是歌手的夢想甚至是其生命的載體。但是她沒有因為失去最寶貴的聲音而放棄歌唱或生命,她一直在堅持并且努力地追尋??墒?,夢想最終能回到那個一直追尋它的人身邊嗎?
安羽做了一個夢,她的聲音被神借去了,就在神湖,如果她到達(dá)神湖就能找回自己的聲音。她相信這個夢是神的召喚——心中有夢的人怎么會不相信自己的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