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像煎熬了10分鐘,其實不到30秒。
臺上的人一定很無奈,或者是尷尬。做老師的就怕提出問題卻沒有一個學生回答。哪怕是有人回答錯了也比沉默好多了!
沒人說話,只好自己開口了……
文開:我也曾經(jīng)想過,如果在應聘的時候面試官反問我這樣一句話,我真的不知道該怎么回答才好。通過我再次理性地思考、判斷,就是想不出來。但是這位同學,她幾乎沒加思索,自然而然地流露她真實的本性。她說:“不完全是這樣的,在老師講這句話之前,其實我就一直是這么做的。當老師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特別有共鳴,所以記得很深,它讓我更堅定了自己的做法。”
這是其中的兩個小細節(jié)。從這兩個細節(jié)中我們學會了什么技巧嗎?沒有。在這里沒有任何技巧,但是我們感受到了一顆被滋養(yǎng)過的心,它讓別人覺得很舒服,我們看到一些小習慣可能會不經(jīng)意地對自己和他人產(chǎn)生重要影響。
這是關于工作的。在上課之前,有人跟我談,你能不能在這里給我們講一些求職面試的技巧?這些確實很重要,我給很多企業(yè)的面試官做過如何招聘面試的培訓,要教你們?nèi)绾吻舐殤府斎徊怀蓡栴}。但這又恰恰是問題的關鍵,我不希望你們過早涉及那些表面的技巧,這些正是我要回避去講的。
因為過于關注技巧反而會削弱了你內(nèi)心應有的沉淀,如果基本功沒修煉好,很容易因為那些表面的技巧而“走火入魔”。
只要我們把這些至關重要的東西學好、做好,其他的一切,都會自然而然地從你的身上展示出來。所以呢,關于技巧就不用擔心。
文章鏈接 積極的思考——寬容、樂觀
張曉麗
提示:透過一個人的行為和“技巧”,我們來看看她內(nèi)在的思想和心態(tài)是怎樣的。以此領會“技由心生”的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