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辛亥往事 作者:李剛


辛亥革命之所以在中國歷史上影響百年,并必定彪炳千秋,是因為它完成了千年未有之變局的階段性任務:成功推翻最后一個極權帝國,并在制度探索的高度把國家引入到現(xiàn)代中來。從此,在中國第一次出現(xiàn)了沒有皇帝的政治體制,在亞洲開創(chuàng)出第一個具備兩院制的民主共和國。

中國歷史學界泰斗章開沅認為:紀念辛亥革命,要看“三個一百年”:辛亥革命之前的一百年,辛亥以來的一百年,以及放眼今后的一百年。辛亥革命一百年以來,幾代中國人孜孜不倦的探索和努力,正是在繼承辛亥衣缽,踐行其民主共和思想、其平均地權理想、其民主民生關懷;再去放眼往后之百年,中國人所要追尋、實現(xiàn)的仍舊是國家、民族的整體現(xiàn)代化目標;而當今時代正在續(xù)寫的大篇章,與辛亥一代人的理想更是一脈相承。在這辛亥百年之際,我們都在這場對歷史的回望中用不同的方式思索著中國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

辛亥革命對每一個中國人來說,都是一場關于國家與民族的政治啟蒙,然而,我們是否可以準確地回答,辛亥革命究竟是一場怎樣的革命?

武昌起義一聲槍響,苦撐七十年的最后帝國轟然倒塌。這一場由清政府親手打造的華中新軍發(fā)動的“造反”運動,就這樣擊潰了統(tǒng)治中國上千年的極權統(tǒng)治。是清政府太無能,還是革命力量太強大?事實上,這場起義只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它是在一次次革命浪潮被撲滅后取得的“意外”成功。在它發(fā)生之前,這個封建帝國已經在一步步不可救贖的失誤中走向崩潰。

這場中國式大革命的偉大和特殊意義,除其本身政治目標的崇高,還在于革命發(fā)生的社會背景的準現(xiàn)代性。清末的最后十年,在性質上與傳統(tǒng)王朝已發(fā)生很大變化,它甚至是中國歷史上最開放、最自由的時代之一,當然這種準現(xiàn)代性并不是統(tǒng)治者有意打造的,而是西方強勢介入中國的副產品,是民族、民主精英積極尋求強國出路的歷史回報。就在這樣的背景下,一場空前的革命被孕育了。

本書要講述的正是清末最后十年。作者試圖用理性而生動的筆觸去呈現(xiàn)辛亥革命前期的真實中國。在這幅由最激情多元的時代觀念、最智冠群倫的歷史人物、最精彩紛呈的權力斗爭、最糾結痛苦的破碎王朝、最具顛覆力的革命行動填充起來的全景圖卷上,筆者評述甚少,只是在用真實的細節(jié)來書寫歷史。

慈禧太后說:“改革如此難,不如跳湖死?!被首遢d澤上密折:“立憲可為國家建萬年久長之祚?!被适依锊⒎菦]有明白人,為何他們還是親手將王朝帶上窮途末路?袁世凱用一張PS照片搞掉政敵岑春煊,他們都是素有聲望的改革巨匠,為何卻在最緊要關頭斗得無止無休?救國圖強搞新政,為何卻讓底層百姓恐慌不已,以致砸學堂、反禁煙、砍電桿、毀稅局?搞革命,太危險,身為官員夫人的秋瑾為何偏偏拋家棄子鬧革命?四川人的保路運動剛開始是一場披著“反國有化”外衣的經濟運動,究竟是怎樣變成了革命的導火索?日本間諜如何知道“中國要改朝換代了”?孫中山流亡海外十幾年,如何成為革命黨人不可取代的領袖?……一切的一切,真相就在這部歷史的盛宴中逐漸浮出水面。

要還原歷史,讀后人的高談闊論不是一個好方法,因為所有的結論都是經過人為加工的。而這本書想做的,看似簡單然則不易,那就是盡可能真實地還原那段歷史的全貌。看當時的人所做的具體的事,所說的具體的話,只需用基本的人性和常識去判斷,就能真切地體會歷史的體溫,感知前人的偉大與無奈。

本書精心挑選的420段往事構成了辛亥革命的歷史真相。這些真相勝過一切驚心動魄的故事,因為它們本身就已經足夠驚心動魄;也勝過一切畫蛇添足的評判,因為由它們引出的史觀也許最為客觀。

這里沒有學究式的拷問,有的只是你難以想見的故事;這里沒有枯燥的陳述,只有辛辣的筆法。在這里,你深陷其中,你潸然淚下,你激憤不已,你糾結于心,你慨嘆無數(shù)……歷史能夠告訴你的,就讓這本書告訴你!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