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如何做到敬業(yè)(6)

與公司同呼吸 作者:孟森


一個優(yōu)秀的人士,無論分內分外,都當成是自己的事,都盡心盡責地去做。

不要僅僅做分內的事,工作不分內分外,凡是成功人士總是比別人做得更多更好。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付出總有回報,這是千古不變的法則。即使一時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也可能在不經意間出人意料地獲得了報酬。

6. 要把事情做在前面

每個員工都想獲得升遷,每個員工都想獲得更多的薪水和獎金,與其說決定權在上司那里,還不如說掌握在自己手里,敬業(yè)的最高標準是:你要把事情做在前面。

有人認為員工只要完成領導交代的任務就是敬業(yè),有人認為員工只要熱愛公司和工作就是敬業(yè)。當然這兩種認識都沒有錯。敬業(yè)的真正標準就是你所做的事情是在別人之前,還是之后。有一位人力資源管理專家對敬業(yè)的標準做了一個量化:

10分=創(chuàng)造者或者把事情做在前面的人

5分=努力認真地做好本職工作

1分=我已經超負荷工作了

由此可見,把事情做在前面是評價一個員工是否敬業(yè)的關鍵標準。

【案例】

比爾是某學院的一名普通職員,他的上司主要負責管理學生和教職工。但當時他們的簽到系統(tǒng)不僅效率不高,而且容易出現(xiàn)差錯。極其糟糕的簽到系統(tǒng)使學生還未上課就被點名,或者使許多班級擁擠不堪,而另一些班級卻人數(shù)很少。比爾意識到這種情況,自告奮勇組織開發(fā)了一個新的簽到系統(tǒng),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上司非常高興,不久在組織機構改組中,推薦比爾為副主任,直接協(xié)助上司工作。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個人工作,永遠都只是為他自己書寫人生簡歷。比爾獲得升遷,不僅僅由于他意識到原先簽到系統(tǒng)的不足,更重要的是在上司之前、在同事之前把這個問題圓滿解決,讓上司真正看到你的能力大于你的位置,他就會給你更多的機會表現(xiàn)。每個員工都想獲得升遷,每個員工都想獲得更多的薪水和獎金,與其說決定權在上司那里,還不如說掌握在自己手里,關鍵是:你要把事情做在前面。

【案例】

1997年,福特公司60%的雜志廣告是針對男性做的,10%是針對女性做的。福特公司的一名廣告策劃副經理羅斯·羅伯特通過對市場的深入調查發(fā)現(xiàn),在汽車市場,女性購買者占65%,因此1997年中期便將60%的廣告目標投向女性。當董事會意識到女性市場的重要性時,董事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羅伯特已經著手解決此事了。由于他把事情做在前面,為福特汽車占領女性市場贏得了巨大的先機,不久便被董事會提升為部門經理。

老板偏愛敬業(yè)的員工。羅斯·羅伯特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僅善于去發(fā)現(xiàn)契機,更重要的是他能在別人行動之前就抓住契機。倘若他也是一個對老板亦步亦趨的人,不主動去做市場調查,不果斷地把廣告投向女性,他也許會在他原先的崗位上庸庸碌碌地一直待下去。優(yōu)秀員工與普通員工最大的差別就在這里,考查一個員工是否敬業(yè)最高的評判標準也在這里。

【案例】

中國科技大學少年班的李一男畢業(yè)后直接進入華為,十幾天后就晉升主任工程師,一年后就成為公司最年輕的副總裁,究其根源就在于這個年輕的工程師對技術的發(fā)展趨勢非常敏感,總能夠給總裁任正非提供許多有前瞻性的建議。而且他還是技術上的能手,總能提前為所開發(fā)的技術項目解決難題。當別的員工還在為一個產品在市場中的成功而陶醉時,李一男已經給任正非提出新的建議并著手開發(fā)下一代產品了。當任正非考慮到某些問題時,他總是發(fā)現(xiàn)李一男早就開始著手解決了。這樣的員工無論在哪個公司都會受到老板的青睞。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