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國學院歷史

財富清華:聆聽智者之音 品讀成功之道 作者:唐杰


首先,我們談談清華國學研究院與國學大師。清華研究生院最早的一個,就是清華國學院,也叫清華國學研究院。從1911年到1924年,清華還沒有(被稱為)大學,而稱之為清華學堂,就是大家在二校門所看到的“清華學堂”那幢樓。其性質(zhì)是留美預備學校,用美國退還的庚子賠款 的余額建立起來 的。1925年清華成立大學部,隨后改名為清華大學。當時的清華大學里一共有三部分,一部分叫做留美預備部,1929年留美預備部取消了,大學畢業(yè)后再到美國以及歐洲去留學是非常正常的情況了。還有一部分是大學部,變成了重點。那研究生院怎么辦?于是首先就有了國學研究院。為什么要成立國學研究院?胡適 是當時清華成立大學部的顧問,經(jīng)胡適等的建議,先辦國學研究院,然后再斟酌情況逐步地發(fā)展到其他學科。1925年國學研究院開始招生,9月就開學了。在開學典禮上,研究院的主任(當時不叫院長叫主任,之所以不叫院長,只設主任一人,是為了不要行政化,不要官僚化)――吳宓 有個演講。過去了整整80年,今天我們看,也無可挑剔,講得非常全面,非常懇切。他是這樣講的:中國古籍很多,從漢代一直到現(xiàn)在,古書的注解也很多。因為注解過程中,材料還有缺陷,加上研究方法不太嚴謹,不懂得用科學的方法整理古籍,因此就需要后人在前人對古書的注解基礎上有所進展,有所完備。第二個必要性,就是當前的史料已經(jīng)很多,方面很廣,都要研究。不能一提到國學就是儒家的四書五經(jīng),那只是很小的一部分,整個國學廣得很。例如歷代生活的狀況,歷代語言的變遷,還有風俗的變革、變化,道德、政治、宗教的盛衰,都是國學的一部分。第三條理由,都認為國學研究只是屬于人文社會科學,是人文學科,我說不盡然。我們所了解的國學包含自然界的變化,例如山川的變遷,動植物的考訂,這些前人雖然都有所考訂,有一定的記錄,但需要我們今天用科學的方法對它們進行分類研究。根據(jù)上面三個原因,決定開辦國學研究院,專修國學。

吳宓1925年9月18號在國學研究院開學典禮上的這段講話發(fā)表在《清華周刊》 上,有興趣的同學可以查看。不知在座的各位同學看法如何?什么是國學呢?吳先生講,乃指中國學術文化之全體而言,這句話很重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