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并不甘心作池中物,”灌嬰說,“有一次,他在咸陽服徭役,正巧碰到秦始皇出巡天下。他見了那一派壯偉景象,不禁贊嘆說:‘大丈夫應當像這個樣子??!”這說明他的理想已經(jīng)升華,不再滿足于一個小小亭長的地位,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會立刻走上歷史的競技場,用拼死的奮斗去獵取耀眼的皇帝寶座?!?
“通過你的介紹,我對劉邦這個人已有一個完整的印象?!表n信沉思了一會兒,說道,“他雖是一個無賴,卻有抱負和理想,而且性格堅強,無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都不會打退堂鼓。他是一個富有魅力的人物,并且不乏幽默感,將來一定有許多人愿意追隨他。他真是一個成功的胚子,王者的繼承人。我有心追隨他干一番事業(yè)?!表n信說到這里,自言自語起來,“遺憾的是,我沒有姜太公那樣的幸運,劉邦不會來淮河岸邊尋訪我。我在淮河邊釣了這么久的魚,除了漂母施舍我?guī)最D飯外,誰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唉,我是一個懷才不遇的姜尚,何時才能遇見周文王這樣的明君??!”
韓信受了灌嬰這些商人的影響,也向伯父韓掌柜借了些本錢,往黃河下游去做絲綢生意。
在一處常有盜匪出沒的客棧里,韓信遇見幾個僥幸逃脫秦國追捕的六國貴族,一個個蓬頭垢面,頭發(fā)和胡須老長,當年的貴族威風,一掃而光。大家圍著一堆篝火,回憶往事:一個衣不蔽體的齊國貴族說:“我的家在黃河下游的山東半島登萊地區(qū),那兒盛產(chǎn)柞蠶綢,經(jīng)濟富饒,是古代紀國的所在地。后來,紀國被齊國吞并,這么一來,齊國兼有漁、鹽、絲綢之利,富甲天下,經(jīng)濟力量超過秦國,國土縱橫數(shù)千里,帶甲的軍士有數(shù)百萬。戰(zhàn)國后期,如果齊國能聯(lián)合其他五國,協(xié)力攻秦,秦國就難以吞并六國,但齊國和其他五國不團結,都爭相西向事秦。五國之間又互相攻伐。秦國首先攻擊的是三晉(韓、魏、趙)、燕、楚五國,齊國偏安一隅,四十余年沒有兵災。齊國的末代君王田建麻痹大意,以為秦國鞭長莫及,不會攻打齊國。他不修戰(zhàn)備,不出兵幫助五國抵抗強大的秦國?!闭f到這里,他長嘆一聲,不再言語。
一個趙國貴族接下他的話頭說:“正是這樣!齊王建五年(秦昭王四十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國急攻趙國,趙國向齊國借糧,齊國不答應。齊國謀臣周子是我們趙國的盟友,他向齊王建議說:’我們最好答應趙國的要求,輸送糧食援救趙國。假如我們不援救趙國,趙國就戰(zhàn)勝不了秦兵,它的處境就危險了。要知道趙國對齊國來說,是一道屏障,就像齒與唇一樣,唇亡齒寒。今天趙國滅亡,明天禍患就到了齊國。拯救危急的趙國,是高尚的義舉,齊國援趙,打敗強大的秦兵,一定在諸侯中大顯威名。如果不致力于這些十分有意義的事情,卻斤斤計較于愛惜糧食,這對國家來說是一種十分短視的舉措?!R王建不采納這個建議,不供應我們趙國一粒糧食,不派一兵一卒去援救我們。結果,秦兵將趙國四十五萬精兵層層圍困在長平(今山西高平縣西北)。秦昭王親自到前方督戰(zhàn),并征發(fā)全國十五歲以上的男子,全部送往長平,阻絕趙國的救兵和糧食。被圍的趙軍絕糧四十六天,開始殺戰(zhàn)馬充饑,然后捕捉老鼠、麻雀等小動物煮食,直到掘草根,吃皮帶,甚至到了相互殺食的地步。趙軍主將趙括把軍隊分成四路組織多次突圍,都沒有成功,他自己則在最后一次突圍中奮力作戰(zhàn),中箭落馬被秦軍殺死。我們趙國這支饑餓至極、不堪一擊的四十余萬大軍,至此群龍無首,土崩瓦解,全部投降。秦軍主將白起怕趙兵尋機會反抗,把餓壞了的四十余萬人一起在長平坑死,慘無人道已極,只放走其中年少的二百四十人回家報信。這是戰(zhàn)國時期最大的也是最殘酷的一次大戰(zhàn)爭。從此我們趙國精銳喪盡,一蹶不振,再也敵不過秦國了。”
一位魏國的貴族補充說:“齊王建七年(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國包圍趙國都城邯鄲,齊國仍不援救,幸得我們魏國的公子信陵君竊符救趙,擊破秦軍,邯鄲才得暫時保全?!?
另一位拄拐杖的齊國貴族感嘆說:“可是以后的形勢,對我們齊國來說,越來越危險了?!?
一位名叫姬鵬的周王室后裔說:“齊王建十六年(秦莊襄王元年,公元前249年),由于我們東周的國君與諸侯謀伐秦,秦國滅掉了東周,長達八百年的周朝從此滅亡。”
那個衣衫襤褸的齊國貴族又開口了:“齊王建二十三年(秦王政五年,公元前242年),秦國設置了東郡,治所在今河南濮陽西南,這么一來,秦國的領土就和齊國直接相連了,秦、齊之間再也沒有了緩沖區(qū)?!?
一個瞎了眼的楚國貴族回憶說:“齊王建二十四年(秦王政六年,前241年),各國諸侯擔心秦國攻伐鄰國的戰(zhàn)爭,無休無止,決定合從以伐秦,我們楚國的王為從長,楚公子春申君當總司令,趙、魏、韓、衛(wèi)等國都派兵參加,但齊國和燕國沒有出兵。五國的軍隊開始奪取了秦國的壽陵郡,攻至函谷關。秦國主力部隊從關中出擊,五國諸侯合從的軍隊都戰(zhàn)敗逃走。一場轟轟烈烈的聯(lián)兵抗秦戰(zhàn)爭徹底失敗了,我的眼睛就是在那次戰(zhàn)爭中被箭射瞎的。如果齊國的數(shù)百萬軍隊參加的話,戰(zhàn)爭也許不會獲得這樣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