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元春結局

紅樓女兒印象:紅樓十二釵評傳 作者:曹立波


在十二支《紅樓夢曲》當中,元春那一首,名為《恨無?!?,詞曰: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眼睜睜,把萬事全拋。蕩悠悠,把芳魂消耗。望家鄉(xiāng),路遠山高。故向爹娘夢里相尋告:兒命已入黃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

題為“恨無?!?,概括了元春的命運。在四春中賈政兩個女兒的《紅樓夢曲》的曲詞中都寫到“爹娘”,元春的《恨無常》寫與爹娘的死別之悲,探春的《分骨肉》則寫與爹娘的生離之苦。“無?!币辉~,大致可作兩種解釋,一是命運變化無定;一是人死時勾魂的鬼。此處用來概括元春命運之悲的時候,這兩層意思應該都有,也可以說是互為因果。因宮廷生活的寵辱無常,導致元妃被無常鬼勾走;也可以說,因為命入黃泉,而感嘆生死得失的變化無定。

“喜榮華正好,恨無常又到”,這句說元妃是在“滿城春色宮墻柳”的得意之時,而遭遇“無?!苯蹬R的?!把郾牨?,把萬事全拋”,對于貴為皇妃的元春來講,萬事不外乎國事和家事,不外乎她所眷戀的盛事,那“太平氣象,富貴風流”,也不排除她所擔心的家亡事敗。而當她離開人世的時候,這一切都無法顧及了?!笆幱朴?,把芳魂消耗”,這句大概是說元春死時陰魂不散。上一句雖說“把萬事全拋”,但她還是有許多拋不下的事,所以芳魂不安。元雜劇《竇娥冤》第四折寫竇娥鬼魂訴冤的情節(jié),旦角的名稱叫“魂旦”,演義了陰間的竇娥向人間的父親竇天章托夢,傾訴冤情。這一劇情有助于我們理解元春的曲子?!巴亦l(xiāng),路遠山高”,似在寫元春與親人故里陰陽永隔。竇娥的鬼魂曾傾訴:“我每日哭啼啼守住望鄉(xiāng)臺”。若將“望家鄉(xiāng)”理解為元春還活著的動作的話,那么,“路遠山高”只能視為宮墻與民間的距離宛如咫尺天涯。結合上下文,從冥界的角度表達元春的心情,似乎更通順?!肮氏虻飰衾锵鄬じ妫簝好讶朦S泉,天倫呵,須要退步抽身早!”這句寫死去的元春向爹娘托夢,一是報告自己的死訊,二是囑咐家里的后事。“天倫”,舊時指父子、兄弟等天然的親屬關系。若說元春的牽掛,除了為朝廷“朝乾夕惕”的父親,還應該有她“眷念切愛”的寶玉。但從“兒”與“天倫”的對應來看,這里專指父親更合適一些。一百二十回本的第八十六回,寫賈母在臨終“不大受用”時夢見元妃,老太太說:“元妃還與我說是榮華易盡,須要退步抽身?!边@里反映出續(xù)作者對《恨無?!分小疤靷悺钡睦斫馑坪醮嬖谄睿绊氁瞬匠樯怼钡?,應該是在官場上“忠于厥職”、以賈政為首的男人們,而非早已是“享福人”的老太太。

說到元春之死,這里存在一個回避不了的問題,元春是正常死亡嗎?若按一百二十回本第九十五回所寫,“元妃薨逝”之前賈政告訴王夫人:“因娘娘忽得暴病,現(xiàn)在太監(jiān)在外立等,他說太醫(yī)院已經奏明痰厥,不能醫(yī)治?!睍械慕忉屖恰霸鹤赃x了鳳藻宮后,圣眷隆重,身體發(fā)福,未免舉動費力。每日起居勞乏,時發(fā)痰疾。因前日侍宴回宮,偶沾寒氣,勾起舊病。不料此回甚屬利害,竟至痰氣壅塞,四肢厥冷”。賈政和賈母王夫人都“遵旨進宮”,親人們守護著元妃,直到“元妃目不能顧,漸漸臉色改變”??梢哉f這是一種正常死亡,死者臨終前把該見的“爹娘”都見到了,沒有必要死后再借助鬼魂去向他們訴說臨終遺囑。若按脂硯齋批語的暗示,元春之死似乎與楊貴妃之死有相似之處。在元妃省親時,曾點了四出戲:“第一出,《豪宴》;第二出,《乞巧》;第三出,《仙緣》;第四出,《離魂》?!痹诘诙觥镀蚯伞诽?,脂硯齋曾批:“伏元妃之死”。而在元春《恨無?!非慕Y尾處“須要退步抽身早”的下面,脂批寫道:“悲險之至!”(甲戌、戚序本)可以想見,元妃之死像楊貴妃一樣,應該與宮廷爭斗有關系,正因為她是非正常、出乎意料的死亡,才有無常之恨,那“蕩悠悠”的“芳魂”才有對父母天倫的不了情。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