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擱了念”,也就是當不成江湖人了。在那時,江湖人有兩個特征,一是跑的地方多,用形象的話說是“腿長”,“腿兒”越“長”越受尊重。用連闊如的話說就是“老合們是跑腿的,天下各國,我國各省都能去到。越去的地方多,閱歷越深,知識越大,到處受歡迎”。他還以“幻術大王”韓秉謙為例,他到過“外洋各國”,中國的更不在話下。江湖人談起韓秉謙都稱贊說那“才是個‘腿’呢!這樣的稱呼在江湖中,至尊至榮。故此,江湖人自稱‘我們都是跑腿的’”。反之則為江湖人鄙視,所謂“死尸不離寸地”。二是多知多懂,所謂萬事通,百行靈。這也與跑的地方多、經歷豐富有關。江湖人為了生存也比較注重學習,累積經驗?!芭芡鹊摹比齻€字生動描繪出江湖人四處奔走的形象。
既然是“跑腿的”,每到一地,先要拜碼頭。如果當?shù)赜薪洗?,自然要拜會老大,請求照應。如果當?shù)亟艘彩峭獾乜停且惨靶锌桶葑汀?。當?shù)刂魅嘶蛳葋碚哂辛x務向初來乍到的客人介紹當?shù)氐拿袂轱L俗,介紹場地給江湖人做生意開拓空間。拜會同道還有一個好處,如果江湖人發(fā)現(xiàn)此地不適于自己做生意,要棄之而去,那么當?shù)刂魅撕汀白汀蓖o離此而去的“行客”湊盤纏、路費,打發(fā)他去別處。這是江湖的慣例,也是江湖人講義氣的表現(xiàn)。
從《江湖叢談》記載中我們可以大略了解六十年前中國北方,特別是河北、河南、山東、山西以及“東三省”東南一帶江湖人的構成及其組織活動的情況。上面所羅列的江湖上的各種行當,江湖人稱其為“金”(或做“功”,算卦相面)、“皮”(江湖游醫(yī)、賣野藥的)、“彩”(變戲法、雜技、摔跤)、“掛”(保鏢、打把式賣藝的)、“平”(評書、相聲、大鼓、小唱)、“團”(街頭賣唱、乞丐、走村串巷賣唱)、“調”(搭天棚、畫匠、吹鼓手、杠房)、“柳”(梨園行、登臺唱戲的),其中保鏢與沿路打劫的土匪強盜往往是一體,他們也可以歸入“掛”一類。從江湖行當與人員構成的復雜性可以看出,江湖人用以糊口和發(fā)展的手段,有的是無害、有益、合法的,有的是無益、有害、非法的。其共同點就是一無所有和滿世界游動。從社會分層上來說,江湖人絕大多數(shù)屬于游民階層。江湖除了有形的組織,如長春會外,更多的還是用隱語(春點)、規(guī)矩(包括各種禁忌——由于其命運的不確定性,禁忌極多)和江湖倫理(如義氣)構成的一個場。它是無形的,但人們能夠感到它的存在。
在社會能夠實行有效控制的時期,江湖是隱性的,因為它是官府打擊的對象,例如康雍乾時期,連歃血訂盟,焚表結拜,律法規(guī)定,首犯都要殺頭凡異姓人歃血訂盟焚表,結拜弟兄,不分人數(shù)多寡,照謀叛未行律,為首者擬絞監(jiān)候。其無歃血盟誓焚表事情,止結拜弟兄,為首者杖一百,為從者各減一等(謹案此條雍正三年定)。一、凡異姓人,但有歃血訂盟焚表結拜兄弟者,照謀叛未行律,為首者擬絞監(jiān)候。為從減一等。若聚眾至二十人以上,為首者擬絞立決,為從者發(fā)云貴兩廣極邊煙瘴充軍。其無歃血盟誓焚表事情,止序齒結拜弟兄,聚眾至四十人以上,為首者擬絞監(jiān)候,為從減一等。若年少居首,并非依齒序列,即屬匪黨渠魁,首犯擬絞立決,為從發(fā)云貴兩廣極邊煙瘴充軍。如序齒結拜,數(shù)在四十人以下,二十人以上,為首者杖一百流三千里。不及二十人者,杖一百枷號兩月,為從各減一等(謹案此條乾隆三十九年改定)。 見《大清會典事例卷七七九·刑部》。;秘密幫會的成員則是抓到一個殺一個(以有無憑證所謂憑證就是秘密幫會發(fā)的票布。 為準)??墒堑搅松鐣刂剖У那迥┟癯?,主流社會對于江湖組織——長春會則是半承認的態(tài)度,把它與鄉(xiāng)間傳統(tǒng)的民間社會、社火等同視之。而城鄉(xiāng)間的傳統(tǒng)會社如廟會、社火之類也以得到江湖人支持為榮。官方還不便承認它,它不能在管理部門備案,對其組織者、成員也只是不抓不捕。連闊如本身也是江湖人,但他出于良知,在《江湖叢談》中毫不諱言江湖黑暗的一面——內斗、出賣、欺詐。在書中他著重揭露江湖人不擇手段弄錢的黑幕,提醒善良的人們不要上當受騙,在當時,這樣做是難能可貴的,因為這等于擋人財路,而擋人財路是江湖重大禁忌之一,會招致極為嚴厲的報復。書中的這些揭露不僅對于當時潛在的受害群體——廣大平民百姓是極為有益的(有些騙術現(xiàn)在仍在使用),也給研究者提供了可信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