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節(jié):中原亂(3)

北宋王朝衰亡史鑒:中原亂 作者:丁牧


金朝掌握了宋朝招降納叛的證據(jù),向宋朝移牒索人。燕山府安撫使王安中殺了一個貌似張覺者糊弄金人,被金人識破。金人大怒,聲稱要發(fā)兵自取張覺。趙佶為金朝壓力所迫,只得下密詔將張覺及其二子處決,以水銀函其首送與了金人。

這個事件令原已十分緊張的宋金關系雪上加霜,并且為正想找茬進擊中原的金朝提供了口實。所以盡管宋朝再三示以歉意,金朝仍以宋朝背盟為由,出兵攻占了蔚應兩州,并指使西夏出兵夾攻武朔。宣和七年十月間,野心勃勃的金軍備戰(zhàn)完畢,金太宗便正式下詔發(fā)兵,悍然拉開了伐宋戰(zhàn)爭的序幕。

可笑的是,直到金軍已縱馬出師,宋朝對金人的野心尚渾然不覺,尚在幻想以談判的方式索要金朝不肯交割的州縣。童貫駐節(jié)太原,就是來與金人交涉蔚應兩州的歸宋問題。這當然無異于癡人說夢?,F(xiàn)在總算到了夢醒時分,然而熊熊狼煙卻已燃至眉睫。

對于上述歷史淵源,張孝純和王稟皆知大略。所以現(xiàn)在充斥在他們胸間的,除了對金軍侵略行徑的義憤,亦不乏對朝廷屢屢在外交和軍事行動上失策的惱火,以及對那些昏庸誤國的文武大員的痛恨。不過作為官階不高背景不硬的地方軍政官員,他們對后者都不愿去多想。想那么多也沒個鳥用,任你牢騷再盛,又能奈何了誰?因此他們現(xiàn)在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希望盡快地在童貫的統(tǒng)一指揮下行動起來,在這國難當頭之際,履行好自己所應承擔的那份職責,千萬莫讓失地辱國的事情發(fā)生在自己身上。

太原城的城區(qū)不大,取捷徑由一條小巷穿插過去,再拐過兩個街口,就來到了宣撫司所在的大街。這條街上這時也正冷清。而宣撫司門前卻立著一隊人馬,其中還有若干輛馬車,有人正往馬車上裝著箱子,宛如一副搬家的架勢。

張孝純和王稟遠遠看到這情景,有點詫異地對視了一下。宣撫司要遷址么?現(xiàn)在給童貫童大人提供的這處辦公及居住場所,已經是太原城里最好的房子了,他還想搬到哪兒去?說話間已馳近宣撫司,張孝純令馬隊止步,讓衛(wèi)兵下馬候立道旁,他和王稟將馬鞭遞給王荀,兩人便邁步向宣撫司門前走去。

童貫的隨行參議宇文虛中正在指揮士兵們往馬車上裝載箱包,見張孝純和王稟到來,回身迎了兩步,向二人揖道:“二位大人早?!睆埿⒓兺醴A拱手對宇文虛中還過禮,張孝純掃視一下身邊的車隊,問道:“宇文大人,你們這是——”宇文虛中尷尬地剛剛支吾了一聲“這個這個”,就聽得一陣腳步聲傳來,是身裹裘袍的童貫在若干文武隨員及侍衛(wèi)親兵的簇擁下,走出了宣撫司大門。

這童貫是個宦官,由于極善逢迎拍馬,深得趙佶寵信。他曾以監(jiān)軍身份率師討伐河湟吐藩和西夏黨項,亦曾親掌帥印征剿過方臘,前不久還“收復”了金人暫時放棄的燕京。在他指揮的歷次戰(zhàn)役中敗績甚多,損失巨大,往往是在付出極不相稱的代價后,才換取到某些空頭戰(zhàn)果。但因其善于掩飾真相虛報戰(zhàn)功,竟被趙佶視之為杰出帥才,數(shù)度委領樞密院事。今年六月,他又被封為廣陽郡王,其受寵之勢不言而喻。此前朝廷與金朝在歸還燕云十六州問題上發(fā)生爭端,趙佶撤掉了辦事不力的譚稹,特令童貫兼任兩河宣撫使,前來太原與金人斡旋。然而他也沒什么超人奇能,他的前任沒達成的協(xié)議,他也同樣沒達成。非但沒達成,他談來談去,還把對方的金戈鐵馬談過來了。

張孝純王稟一見童貫,忙撇開宇文虛中,雙雙上前施禮:“下官張孝純王稟參見童大人。”童貫看到他兩個,稍稍一愣,然后慢吞吞地哼道:“你們兩個來此何事?”張孝純再揖道:“金寇悍然犯境,軍情萬分吃緊,下官想請童大人——”童貫沒等他說完,便擺擺手打斷:“前幾日送過來的驛報我都看過,這些不必再說了。”王稟緊接著跟上一句:“那么當如何調度兵馬御敵,還望童大人速為示下?!蓖烆D了頓,拖著長腔道:“這個么,事關重大,待本官回朝奏明圣上再做定奪罷。”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