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這是一本較有趣味的書,它從血型的昨天和今天,展開了對飲食的關系的探討,是具有無窮魅力的營養(yǎng)學研究。因為這些知識原來只在“知識密集型”的領域才有可能出現(xiàn),只有在今天的“信息爆炸時代”,才有可能發(fā)展。“血型”與“飲食”的關系研究橫跨幾個學科,它多變的學科知識和分散的研究領域,給它的研究帶來很大的不利。
目前,我們的飲食已從溫飽向營養(yǎng)方面研究,向健康方面發(fā)展,因而“血型”與“飲食”的營養(yǎng)學研究再度崛起,將成為勢不可擋的潮流。我們把它同中國飲食及菜譜結合起來,對人們的健康有著極大的應用價值和生命力。本書力圖把“血型”、“血型與飲食”的有關知識介紹給廣大讀者,給有興趣探討“血型”“血型與飲食”的人們以有益的啟示和知識了解,這就是我們寫這本書的愿望所在。
20世紀初,奧地利科學家蘭德斯坦納發(fā)現(xiàn)了血液對健康的重要性,標志著人類對自己的認識有了一個質的飛躍。到20世紀20年代,世界衛(wèi)生組織根據(jù)蘭德斯坦納以及他的學生迪卡斯德羅的研究,正式將人類血液命名為A、B、O、AB四種類型。隨后,人們對血液與人體健康的研究越來越細致,并且認為,血型會影響人的行為特征。這種觀念最早為日本人推崇。
20世紀90年代,美國康涅狄格州著名醫(yī)生彼德.達達姆根據(jù)長期血液研究發(fā)現(xiàn),愛斯基摩人和某些印第安部落的人以肉食為生,很少吃蔬菜、瓜果,卻很少會患心血管疾病和癌癥。這個現(xiàn)象啟發(fā)了達達姆醫(yī)生,從而促使他提出了“自然療法”理論,從而揭開了世界上血液與飲食研究的篇章。
“自然療法”在長期研究的基礎上,得出相同血型的人的生理特征基本相同,對食物的反應也基本一樣,同一種食物對他們產(chǎn)生的影響基本上也是一樣的結論。同時,不同血型的人的生理特征卻有很大的差異,對食物的反應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同一種食物對不同的血型可能會產(chǎn)生不同的影響,所以,對某一種血型有益的食物對另一種血型未必是有益的,有時甚至可能是有害的。
本書依據(jù)達達姆醫(yī)生所提出的“血型與飲食”理念,針對不同血型,并結合中國飲食的色、香、味搭配特點和煎、炒、烹、炸、熗、熘、燜、燉技法的情況,向大家介紹血型與飲食的關系,并指導大家正確地選擇出有利于自己身體健康的食物。這是一種新的探索,希望可以引領一股新的健康飲食之風。在這本書里,介紹了從血型的由來,目前所發(fā)現(xiàn)的血型與飲食的科學依據(jù),不同血型飲食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到不同血型的不同飲食方法,以及一些飲食的做法。
由于作者的知識面所限,讀者在最終打算評價每個人的應用效果時,就要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全面了解,如果超出了您的現(xiàn)有水平,那就不是這本書所能解決的了。關于“血型研究”的有關參考資料,以前國外許多作者有一些論文和書籍,但還沒有結合我們中國人的飲食,做較系統(tǒng)適合不同文化層次的人的通俗讀物,本書在編寫過程中,為了把分散的有關資料集中起來,有關單位和個人提供了資料給予了很大的鼓勵,北京金方子營養(yǎng)科學研究有限公司,金方子養(yǎng)生大課堂也給予了肯定和鼓勵,在此表示最誠摯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