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左右不是袁世凱(1)

重讀晚清六十年 作者:端木賜香


袁世凱稱帝,很引我們公眾的憤怒。我們讀歷史的時候喜歡移情,潛意識中總是以孫中山革命繼承人的身份自任,所以,對于袁世凱當(dāng)總統(tǒng),感覺人家是從自己手中竊的國,對于袁世凱稱帝,更覺得乃是自己受了騙。眾所周知,做皇帝之前,老袁曾向許多人包括他的親信馮國璋等人表白過,自己沒有稱帝的打算。一般人氣憤的是:老袁這個老猾頭,不但騙我們革命人民,居然連自己的親信都騙!

在這一點上,老袁有點冤,我認為,老袁一開始并沒有稱帝的意思。他曾向陳裕時表白過:“外頭人說我要做皇帝,這個皇帝是最要不得的東西,不是清朝就在你們手里推翻了的嗎?我是在全國國民宣誓忠誠下就職的,怎么能說我要做全國人民所推倒的玩藝呢?你是對歷史研究很深的人,當(dāng)然知道有史以來做皇帝的都沒有什么結(jié)果?!崩显瑢π母箰蹖ⅠT國璋的表白是:“我絕對無皇帝思想,袁家沒有過60歲的人。我今年58歲,就做皇帝能有幾年?況且皇帝傳子。我的大兒子克定殘廢,二兒子克文假名士,三兒子克良土匪。哪一個能承繼大業(yè)?你盡管放心?!?/p>

看老袁的話,發(fā)現(xiàn)他挺明白的一個人,可是挺明白的一個人,為什么最后卻失足掉到帝王的泥坑里了呢?

我覺得,壞就壞在老袁心里有“賊”,這“賊”就是幾千年積淀下來的中國小農(nóng)特有的皇帝夢。陳勝吳廣說:“王候?qū)⑾鄬幱蟹N乎?”劉邦說:“大丈夫生當(dāng)如此也!”項羽說:“彼可取而代之!”就連孫悟空都知道“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一般人從中看到的,只是民間的造反意識,卻看不到背后其實是“缺席者對于就席者的那種嫉恨”(李劼語)!

對比一下鄰國日本人,則發(fā)現(xiàn)他們胸中坦然,心中無“賊”。2004年3月17日的《讀書時報》第八版,載有趙冬苓的一篇文章:《和森村誠一聊戰(zhàn)爭與和平》。其中有一個細節(jié),森村誠一兩眼放光地評價中國:“我非常喜歡中國,特別是中國的歷史,簡直太喜歡了。中國歷史比日本的精彩,里面有許多很民主的東西。比如,任何人都可以當(dāng)皇帝你能設(shè)想隨便什么人當(dāng)天皇嗎?”

森村誠一說得對,日本歷史上,幕府將軍們多厲害啊,可是他們?yōu)槭裁淳蜎]有取天皇而代之呢?還有,對比一下地球那邊的英國,雖然因為王位爭奪發(fā)生了不少的戰(zhàn)爭,但與王室血親不沾邊的人士,從來也想不到自己做國王去。13世紀英國通過的《大憲章》規(guī)定,人民有反抗政府暴政等權(quán)利。為保證這些權(quán)利的實行,需要組織一個常設(shè)委員會負責(zé)監(jiān)督工作。若委員會發(fā)現(xiàn)政府和國王有違法行為,可以要求其在40天內(nèi)改正,否則該委員會有號召全國人民使用一切方式包括武裝起義來逼迫國王改過。英國在歷史上沒有殺父弒兄、以暴易暴、擅于破壞一個舊世界但從來不擅于建設(shè)一個新世界的純粹改朝換代的惡性循環(huán),當(dāng)然跟這種逼迫國王改過的精神相關(guān)。于是,英國的歷史在17世紀結(jié)出了一顆政治碩果:君主立憲。它意味著,英國實現(xiàn)了國王、議會、選民之間的政治制衡,社會政治資源得到了優(yōu)化組合!

與日本、英國顯著不同的是,當(dāng)時中國政治文化路徑下,任何一個農(nóng)夫不但可以在心里做賊——當(dāng)皇帝,還可以在實踐層面上求證——造反。袁世凱有此心賊,只是原先的他并不明白,或者說感覺不到,隨著時間的推移,條件的成熟,他的賊心才可能膨脹。而里里外外的親信與所謂的國情又加速發(fā)酵了他的賊心,就別說“各省公民請愿團”、“軍警請愿團”、“商會請愿團”、“人力車夫請愿團”、“孔社請愿團”、“女子請愿團”、“乞丐請愿團”、“妓女請愿團”的起哄了,就連美國哥倫比亞大學(xué)法學(xué)博士古德諾都寫了一篇題名為《共和與君主論》的文章,登載在美國的《亞細亞日報》上,強調(diào)中國人只宜“君主立憲”。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