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施之謎,英雄美女大結局(1)

治國與治史 作者:唐晉


圍繞這位傳奇人物有許多故事,還有許多謎團。其中,傳說范蠡和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首西施攜手泛舟江湖,是民間傳說還是確有其事?西施和范蠡究竟是什么關系?在歷史上,西施確有其人嗎?

我們先從傳說最為廣泛的范蠡與西施的故事講起。

在許多人心目中,范蠡與西施是英雄加美女的典型。對他們,有一種最完美的傳說。

公元前494年,吳越開戰(zhàn),越國戰(zhàn)敗,向吳國求和請降,為表示臣服,越王勾踐親自到吳國為奴,在吳國,勾踐老老實實干苦力活,逐漸贏得了夫差信任,改變了對他們的印象。三年后,夫差赦免勾踐、范蠡回國?;貒螅篡`念念不忘在吳國的恥辱,下定決心打敗吳國。這時,勾踐身邊的謀臣范蠡、文種等人出了不少主意,其中有發(fā)展經濟、訓練軍隊、增強國力等,其中還有一個計謀是送給吳王夫差美女,民女西施(還有一個叫鄭旦)被選中,經過三年培訓,讓她們學習宮中的禮儀、規(guī)矩;勾踐讓范蠡將她們送到吳王夫差那里。夫差見到這兩個絕色女子,非常高興,說:“越國貢獻的這兩個女子,這是勾踐盡忠我吳國的證明呀!”

夫差手下的大臣伍子胥卻不以為然,說:“勾踐送美女,另有目的,大王接受,以后必有后患?!辈⒂脷v史上夏、商、西周王國的教訓告誡夫差,說:“夏亡于妹喜,殷朝亡于妲己,西周亡于褒姒?!弊尫虿罱邮軞v史教訓。

夫差聽不進去,收下了這兩個美女。據說鄭旦后來生病死了。

在這過程中,范蠡與西施產生了感情,并私訂終身。越國經過勵精圖治,國力增強,于公元前473年打敗吳國,實現了復仇的目的。范蠡雖然立下大功,被封為上將軍,但是他卻急流勇退,毅然離開勾踐,帶著西施泛舟江湖。據《越絕書》記載“吳亡后,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边@是說范蠡與西施,泛舟江湖,遠遠離開了越國,離開了是非之地,來到了他們理想的樂土,過上了美滿的生活。

范蠡與西施這樣的結局,使喜歡大團圓、喜歡英雄加美人的中國老百姓說起他們就津津樂道,回味無窮。應該說,范蠡和西施的圓滿結局已經成為中國人理想生活的代名詞和文化符號,千百年來,廣為流傳。在文學戲劇中,關于西施題材的作品,不可勝數。

但是,歷史上究竟有沒有西施?范蠡和西施泛舟江湖的故事是真實的嗎?

首先說歷史上有沒有西施這個人?

目前學術界對這個問題有較大的分歧。專家學者的觀點很鮮明,分為兩派,一派認為有,一派認為沒有。

說歷史上沒有西施的學者認為,在記載春秋戰(zhàn)國歷史比較嚴肅的史書中,如《左傳》、《國語》、《史記》等沒有提到西施,《國語·越語上》提到越國送美人的事,但沒提西施名字。西施的故事是后人演繹出來的,可靠性有問題。

而認為歷史上有西施的學者認為,如果要論史料的真實性和權威性,西施是沒有在較嚴肅的史書上出現。不過,這不等于歷史上沒有西施這個人。西施的名字在先秦諸子中,還是多次出現的。其中《墨子·親士篇》這樣說:“是故比干之殪,其伉也。孟賁之殺,其勇也。西施之沉,其美也。吳起之(車)裂,其事(功)也?!边@是最早提到西施名字的史料。而比干、孟賁、吳起都在《史記》中提到,照此推論西施當確有其人。

墨子(約公元前468年~公元前376年)是距吳越爭霸最近的人,他所說的西施當是可信的。此外在《莊子》、《孟子》、《荀子》、《韓非子》、《管子》等書中也出現過西施,在《莊子》一書中,三次提到西施,其中有著名的東施效顰的故事:“西施心病而矉(pín,即顰字)其里,其里之丑人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見之,堅閉門而不出;貧人見之,妻子而去走。”

《孟子》中也有“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的話。《韓非子》亦云:“善毛嗇、西施之美,無益吾面;用脂澤粉黛,則倍其初?!?/p>

在東漢人寫的《越絕書》、《吳越春秋》中,西施的故事就很豐富了。

綜合有關材料,我認為,西施是春秋后期越國的一個鄉(xiāng)間女子,其家鄉(xiāng)在浙江諸暨苧羅村,出生于普通人家,因越國要滅吳國,施用美人計,于是派人到各地尋找美人,西施天生麗質,美貌無比,被朝廷選中,被作為禮物送給了吳王夫差。西施的任務是以美色迷惑夫差,削弱夫差的意志和斗志。公元前473年,越國打敗吳國,西施完成了使命。是誰將西施獻于吳王呢?《吳越春秋》說是范蠡獻給吳王的。《越絕書》認為獻美是文種所為,并明確指出了被獻者的姓名,“越乃飾美女西施、鄭旦,使大夫種獻之于吳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