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1節(jié):肆千古公案禍起蕭墻(2)

貞觀之治 作者:劉后濱


太宗輾轉(zhuǎn)反側(cè),難道自己真的就去不掉這個污名嗎?千古之后自己還是一個篡位者?到底怎么才能改變這一切?他不甘心,不甘心自己在做了那么多的努力,在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蒸蒸日上之后,還要背負(fù)這個罵名。他要一個完美。

第二天一早,房玄齡被宣來面圣。

“參見皇上!”房玄齡不知此來所為何事。

“愛卿,朕要一觀國史?!?/p>

房玄齡心中一驚,皇上還是不放心?。”M管他已經(jīng)讓自己監(jiān)修國史。

本朝制度:門下省的起居郎記事,典禮文物,遷拜旌賞,誅伐黜免,都按年月日的順序加以記錄,季終編為起居注。中書省的起居舍人記言,皇帝的制、誥、德音,也按年月日的順序加以記錄,季終編為時政記。起居注和時政記都要送交史館,由史館編為實錄,最后按紀(jì)傳體編為國史。編修國史,本來是秘書省著作局的工作。貞觀三年(629),太宗在門下省另置史館,專門負(fù)責(zé)撰寫國史,并以宰相房玄齡監(jiān)修國史。不僅將史館移至禁中,更開啟了唐代以宰相監(jiān)修國史的先河。

房玄齡在貞觀三年(629)接受任命的時候就明白,太宗之所以這么重視國史的編纂,還讓他親自領(lǐng)銜,其實就是要讓他掩蓋玄武門那場事變的真相。如今十四年過去了,是太宗來驗收成果的時候了。盡管房玄齡知道,按照慣例,皇上是不能夠看史官所記本朝史事的,這也算是一種彈性的監(jiān)督吧。因為皇帝本來已經(jīng)是至高無上的了,如果連對其身后評價的監(jiān)督都失去了,那皇權(quán)可就是不受到任何哪怕是道義上的約束了。但是,房玄齡不是一般的中立的史官,他是太宗可以商量一切機(jī)密的大管家,也是一切都需聽命的大管家。如果說,以諫議大夫兼知起居注的褚遂良早先對太宗自觀國史要求的拒絕,還可以讓太宗表面容忍,那么,這次太宗對自己再次提出這個要求,是無論如何也搪塞不過去了。

“臣遵旨!”房玄齡明白怎么也無法阻擋太宗這一愿望。

隔日,房玄齡將一部分《高祖實錄》和《今上實錄》呈給太宗御覽。太宗看罷之后,意味深長地對房玄齡說:“愛卿,當(dāng)年六月四日的那場事變,為何要寫得這么隱晦呢?昔日周公殺管叔、蔡叔,是為了安定國家不得已而為之,朕也是一樣啊。你們只要照直寫就好了,不用遮掩?!?/p>

房玄齡聽后,終于明白了太宗的意圖。他不是要掩蓋這段歷史,他是要將之合理化,仿佛一切都是順理成章。唉!玄齡在心中感嘆,皇上功業(yè)越大就越要追求完美啊。也許,太宗那揮之不去的惡夢,只有通過自己在國史上如實把他當(dāng)年殺了兄弟的事情記載下來,才能有個盡頭。畢竟,玄武門喋血的事實是無法掩蓋的。事情過去了十幾年,國家治理得非常有成效。房玄齡領(lǐng)會到,太宗對自己的身后評價,已經(jīng)建立起了充分的自信。發(fā)生了的事情不必說得那么曲折隱晦,至于兄弟之間是如何走到這一步的,到底是誰對誰錯,那就只有留待后人去評說了。

2、太子喉中一根刺

武德四年(621),李世民率軍擊破竇建德和王世充。不僅一舉消滅了唐王朝最大的兩個敵人,更將東都洛陽收入囊中。一時間,天下震動,李世民的名字響徹海內(nèi)。消息傳到長安,滿朝歡騰,但有一人卻是喜憂參半,他就是太子李建成。

“平了王世充、竇建德,確實是為國家立了一大功啊,二弟用兵之術(shù)越來越高明了??墒嵌芄谌帐ⅲ值酶富氏矏?,我這太子之位只怕是坐不穩(wěn)了??!”東宮之內(nèi),建成對太子妃說道。

“咱們這個老二,從小就爭強(qiáng)好勝。如今有了資本,一定更不會愿意居你之下,更不用說將來向你稱臣了。我說呀,還是早早打算的好?!?/p>

“言之有理,防人之心不可無啊。父皇這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我也不清楚。”建成邊想邊說,一臉沉重。

太子妃看著建成,卻又不知道怎么安慰他才好。建成慢慢在屋中走著,像是自言自語一樣緩緩說:“當(dāng)初太原起兵,我與二弟、四弟均在軍中,本無輕重之分。入關(guān)之后,父皇稱帝,我以長子被冊立為太子……真不知道是不是福兮禍之所倚?!?/p>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