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千古功過兩面有因

蒙曼說隋:隋文帝楊堅(上冊) 作者:蒙曼


本質(zhì)上講,隋文帝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啊?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那就是多威少恩、多張少弛、多政少德。多威少恩意味著人們只能畏懼他,但是不會真正擁戴他;多張少弛意味著社會已經(jīng)是滿負荷運轉(zhuǎn),缺乏足夠的張力和彈性了;多政少德意味著人們只能建立制度,依賴制度,而不能依賴道德,而一個沒有道德做底線的社會是非常危險的。

千古功過兩面有因

隋文帝這種兩面性是從哪兒來的呀?有三個方面重要的原因非常重要。

第一是他的個性。隋文帝從小就是一個自律的人。自律到什么程度?到了刻板嚴肅,毫無情趣的程度。我們都知道,唐太宗愛書法,唐玄宗愛音樂,誰能知道,隋文帝愛什么?他似乎什么也不愛,除了政治。毫無疑問,這種心無旁騖的自律精神正是隋文帝超過南北朝時期大多數(shù)皇帝的優(yōu)點,是"開皇之治"能夠?qū)崿F(xiàn)的基礎之一。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贪遄月傻姆疵媸鞘裁??是不寬容。既不寬容自己,也不寬容別人。甚至是更不寬容啊。自己道德高尚就要求別人道德高尚,自己早上班晚下班,就要求別人也滿負荷的工作,無論對兒子、對大臣,還是對百姓都是這一個態(tài)度,這是什么???這不就是多張少弛的來源嗎?

第二是他的文化素質(zhì)。隋文帝小的時候受過寺院的佛教教育,少年時代又在太學念了不到兩年書。這是什么樣的文化素質(zhì)???隋文帝可以說是一個半吊子文化人。這種文化素質(zhì)意味著什么呀?

從正面講,意味著隋文帝知道文化的力量,所以,他才會搜集圖書,興建學校,力圖偃武修文,打造一個制度健全的社會。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的這種半吊子文化又意味著,他對文化的理解并不深刻,只知道利用文化,不知道涵養(yǎng)文化。一旦文化不能直接發(fā)揮作用,他就會急躁,就會拋棄文化。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

隋文帝曾經(jīng)大力興建學校,不僅在中央設立學校,地方州縣也要求興建學校。這本來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好事。但是,到了仁壽元年(601),也就是辦學十年后,他忽然下了一道詔令:

國學胄子,垂將千數(shù),州縣諸生,咸亦不少。徒有名錄,空度歲時,未有德為代范,才任國用。良由設學之理,多而未精。今宜簡省,明加獎勵。

什么意思呢?我辦了這么多年學了,怎么還沒選出幾個有用的人才呢?看來,招這么多學生沒用,干脆精簡一下吧。怎么樣精簡呢?全國只保留了國子學的七十二個學生,其余的學生一律回家,不用念書了。

那么,隋文帝這個想法有沒有問題???太有問題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個人才的培養(yǎng)哪是幾年就能見成效的???就算是今天的學生,從小學上學到大學畢業(yè),不是也需要至少十六年的時間嗎?那還只是剛剛走上工作崗位,遠遠不能說發(fā)揮什么真正的作用。而隋文帝就因為十年內(nèi)沒有培養(yǎng)出高級人才,就急不可耐,干脆解散學校,這不是典型的急功近利嗎!而這種急功近利的心態(tài),不就是多政少德的來源嗎!

第三是他生活的時代背景。隋文帝生在一個民族融合的時代。他自身就是民族融合的產(chǎn)物,既有胡人的尚武精神,也認同漢人的制度文化。這種融合性使得他能站在時代的潮頭,引領國家。但是,幾百年的戰(zhàn)亂和胡族統(tǒng)治帶給他的也不都是好影響。因為胡族政權(quán)的短命和統(tǒng)治的不穩(wěn)定,幾乎每朝每代,包括他自己建立的隋朝,都伴隨著陰謀和血腥,這無疑在他心中種下了猜忌和殺戮的陰影,讓他對任何人都有深深的不信任感,甚至不惜對兒子和功臣大開殺戒。這不正是多威少恩的來源嗎!

正是這樣的性格,這樣的教育和這樣的時代,一方面促進了隋文帝的發(fā)展,另一方面也制約了隋文帝的發(fā)展,讓他在取得豐功偉績的同時留下了巨大的問題。

什么問題呢?急功近利。開皇十四年(594),正是在隋文帝的統(tǒng)治如日中天的時候,他臨幸并州,寫了一首詩。這也是他一生中留下的唯一一首詩。詩是這樣寫的:

紅顏詎幾?玉貌須臾。

一朝花落,白發(fā)難除。

明年后歲,誰有誰無。

年輕的容顏能保留多久???花容月貌不過是轉(zhuǎn)瞬即逝?;▋核查g就會凋落,白發(fā)也很快就會覆滿你的頭頂。人生不就是這樣短暫嗎?到明年、后年的時候,有誰還活在這個世界上,又有誰會一去不復返了呢?這首詩寫得好不好呢?

這首詩寫得很真誠,但是,并不好。為什么呀?因為從這首詩可以看出來,隋文帝的內(nèi)心世界太不豐滿了。他只知道感慨人生的短暫,他不知道,人的肉身之外,還有精神可以永恒。比一比曹操的《龜雖壽》就明白了:

神龜雖壽,猶有竟時;

螣蛇乘霧,終為土灰。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也感慨人生的短促,但是,這種感慨讓他升華,升華成"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的情懷,這就是曹操的偉大與雄壯之處,也是隋文帝不能超脫的地方。

我也正因為隋文帝沒有悟到這一點,所以,他太執(zhí)著于肉身的功業(yè),太急于在自己的有生之年把什么事都辦好,太不考慮社會的可承受度。這其實正是隋朝真正的問題所在。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