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節(jié) 批華嚴 自反省(3)

毛澤東與佛教 作者:王興國


線。而對 它不但不能促使認識的深刻化、接近科學 一語,則不僅在其下劃了一道橫線,而且在旁邊打了一個疑問號。這表明,毛澤東對這一論斷有所保留。其實,華嚴宗 較為注意范疇的闡明 ,它所涉及的個別與一般、同一與差別、發(fā)生與消滅、時間與空間、本質(zhì)與現(xiàn)象等等,不僅從認識論上說是一個發(fā)展,而且就是它對這些范疇關(guān)系的相對性的論述,也還是揭示了部分真理的,因為事物的確存在著相對性的一個方面。華嚴宗的錯誤,不在于揭示了其相對性,而在于只看到相對而看不到相對之中包含有絕對。后來的人們,包括馬克思主義者,正是總結(jié)了包括華嚴宗一類的相對主義的錯誤教訓,從而作出了 相對之中有絕對 的科學結(jié)論。因此,從人類認識發(fā)展史來看,華嚴宗作為認識史上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對促進人類認識深化還是起了積極的作用,即使是它的失誤,也是人類通向正確認識相對與絕對關(guān)系的一個環(huán)節(jié)。人們常說錯誤往往是正確的先導 ,華嚴宗在相對與絕對關(guān)系上的失誤,在客觀上促使人類對相對與絕對關(guān)系認識的深刻化,并接近科學。

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毛澤東對佛教哲學在認識史上地位的評價是相當科學的,十分嚴肅的。所以,當《中國哲學史》在談到唯心主義者由于否認世界是客觀存在的, 當然也否認范疇是客觀事物的普遍本性的反映,在他們的哲學體系里,對立的范疇只能是概念游戲 [2] 時,毛澤東在 只能是概念游戲 之下,劃了一道橫線,并批了 不夠嚴肅 四字。這說明,毛澤東認為,對宗教等唯心主義哲學的評價,不僅在態(tài)度上應(yīng)該是科學的、公允的,而且就在遣詞用字上也應(yīng)該是嚴肅、慎重的。

[1].《中國哲學史》第3冊,第67頁。

[2].《中國哲學史》第3冊,第67頁。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