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1936 年與埃德加. 斯諾談話時說過:
我父親毛順生早年和中年都不信神,可是我母親信佛卻很虔誠。她向自己的孩子灌輸宗教信仰,我們都因為父親不信佛而感到傷心。[1]
這說明毛澤東少年時代對佛教信仰的家庭影響,完全是來自母親文七妹(1867 1919)。
文七妹對佛教的信仰的時間,至少可以追溯到1893年毛澤東誕生之際。
原來文七妹的娘家在湘鄉(xiāng)縣鳳音鄉(xiāng)唐家圫(今韶山市大坪鄉(xiāng)),與毛順生的
家湘潭縣清溪鄉(xiāng)韶山沖上屋場相隔約20華里。由于文家的祖墳離上屋場不遠,為了祭掃祖墳有個歇腳之處,父親在文七妹13歲時便將她許配給毛順生(1870 1920),這時毛順生還只有10歲。1885年,文七妹18歲時,與毛順生完婚。在婚后至毛澤東出生前的8年期間,文氏曾先后懷過兩胎,但都不幸在襁褓中夭折,其盼子之心,是可想而知的。毛澤東誕生之后,他的母親除了高興之外,還千方百計地要使他 長命百歲 。為此,文七妹先后做了四件事:其一,是讓毛澤東拜七舅媽為 干娘 。其二,是替他向南岳觀音菩薩 許愿 ,答應毛澤東長大成人之后去 還愿 。其三,是讓毛澤東拜 石觀音 為 干娘 。其四,是自己吃 觀音齋 。
毛澤東的七舅媽子女頗多,而且個頭長得健壯結實。母親要毛澤東拜七舅媽為干娘,是希望托七舅媽的福,庇蔭他健康成長。在上述四件事中,除這一項屬于民間風俗之外,其他三項都與佛教有關,而且都是與觀音信仰有關。為什么觀音在毛澤東的母親眼中,具有如此大的法力呢?這與漢化佛教對觀音的特別推崇是分不開的。觀音在唐代以前本來稱 觀世音 ,它是從梵文翻譯而來的,所以也有譯作 光世音 、 觀自在 、 觀世自在 的。在唐代為了避太宗李世民的諱,便將 觀世音 的 世 字去掉,簡稱觀音。
《妙法蓮華經》的《普門品》說,觀世音菩薩是大慈大悲的菩薩,他能現33種化身,救12種大難。眾生遇到困難或災難時,只要念誦他的名號, 菩薩即時觀其音聲 ,前往拯救解脫。他不分貴賤賢愚,對一切人的苦難均加以拯救,即所謂 隨類化度 。因此,他的尊號是 大慈大悲救苦救難的觀世音菩薩 。在階級社會處于種種 差別相 、人間無處找到平等的中國老百姓,對于這樣一位能公正而平等地對待一切眾生的觀音菩薩,當然是十分歡迎的。所以觀音也就成為中國民間四大信仰之一,是影響最大、信徒最眾的佛教菩薩。
佛教認為,佛和菩薩都是沒有生死和性別差異的,他們在世人面前可根據不同需要,示現各種化身。因此在佛教中便有 六觀音 、 七觀音 、
三十三觀音 。 六觀音 、 七觀音 的各種說法,實指觀音的各種不同化身。天臺宗所傳之六種觀音的稱謂是:大悲觀音、大慈觀音、師子無畏觀音、大光普照觀音、天人丈夫觀音、大梵深遠觀音。密宗所傳六種觀音的稱謂是:千手千眼觀音、圣觀音、馬頭觀音、十一面觀音、準胝觀音、如意觀音等。 三十三觀音 則是指觀音所擁有的33種不同的形象,包括楊枝觀音、讀經觀音、白衣觀音等等。此外,近代還流行 送子觀音 。這是一尊女像的觀音,手上抱著一個欲賜予的小男孩兒,很受求子心切的婦女的歡迎,她是中國漢化佛教創(chuàng)造出來的一尊觀音。毛澤東的母親當時求子和保子心切,所以她禮拜的對象很可能就是 送子觀音 。
根據佛教傳說,浙江省舟山群島的普陀山是觀音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華嚴經》中便有觀世音住在普陀洛伽山的說法。所以普陀山便成了朝拜觀音的圣地。處于內地的湖南省,要去普陀山朝拜觀音,路途太遠。但是湖南自古以來便有一座佛教名山 南岳,據說山上有72座寺廟,其中許多寺廟中都供奉有觀音菩薩像。所以毛澤東的母親便就近向南岳的觀音菩薩許了愿,希望他保佑自己的兒子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