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執(zhí)是一種嚴重的偏見,偏執(zhí)者堅持己見,缺乏變通的智慧,因而常常正邪不分,忠奸不辨。沒有見識,就不能觀其人,聽其言,察其行,因此就不能知彼知己,不能客觀、公正地判斷人或事,這樣勢必后患無窮。
偏執(zhí)的人往往被認定的事牽著鼻子走向死胡同,而自己卻還不知道回頭,就算頭撞南墻,也絕不罷休,這養(yǎng)的固執(zhí)是很愚昧的。
(1)偏執(zhí)的人特別敏感,對別人對自己的傷害無法釋懷。
(2)一條道走到黑,一根筋,不轉(zhuǎn)彎,無法聽進別人的意見。
(3)不夠理智的對某種認定的事物進行堅持。
(4)自以為是,認為自己是最好的,最正確的。
(5)總是過多、過高地要求別人,但從來不信任別人的動機和愿望;不能正確、客觀地分析形勢,有問題易從個人感情出發(fā),主觀片面性大。
(6)喜歡走極端,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只想讓別人接受自己的觀點。
偏執(zhí)是件古怪的東西。偏執(zhí)的人必然絕對相信自己是正確的,而克制自己,保持正確思想,正是最能助長這種自以為正確和正直的看法。
——海明威
不切實際的執(zhí)著是一種愚蠢
有時不切實際地一味執(zhí)著,是一種愚昧與無知,而放棄則是一種智慧。
很多人,總是希望有所得,以為擁有的東西越多,自己就會越快樂。
所以,這一人之常情就迫使我們沿著追尋獲得的路走下去??墒牵幸惶?,我們忽然驚覺:我們的憂郁、無聊、困惑、無奈以及一切的不快樂,都和我們的要求有關(guān),我們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我們渴望擁有的東西太多了;或者,太執(zhí)著了,不知不覺,我們已經(jīng)執(zhí)迷于某個事物上了。
有一個大學生,愛上了他的一個女教師。這個女教師雖說還只有30來歲,可結(jié)婚已經(jīng)兩年了。所以,這個學生對她的愛,應(yīng)該說,無論如何是沒有指望的??墒牵@個學生卻十分執(zhí)著于自己的這種所謂愛情,不顧一切地追求這位女教師,又寫情書、又送鮮花,還跑到她家里去,弄得她十分惱怒。后來女老師的丈夫知道了,狠狠教訓了他一通??墒牵€是不知回頭,依然寫情書、送鮮花,癡情不斷,執(zhí)著得像個不怕犧牲的斗士,一直鬧到神經(jīng)錯亂,被送進精神病院為止。
這個大學生的這種執(zhí)著,就是一種死鉆牛角尖的偏執(zhí)。
做人要有原則,但同時也要有變通的能力。很多年輕人都過于看重原則,總是堅持要有“自己的個性”,卻忽視了他人的建議,最終走上了偏執(zhí)的道路。
偏執(zhí)就是把自己的偏見當成至理名言,從而誤入狂妄的陷阱,讓自己成為一個“自我崇拜”的人,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其實,人生是一個取舍的過程,其中有很多事情需要“半途而廢”,隨時調(diào)整自己,找到更好的前進方向。懂得變通,不鉆牛角尖,不一條道走到黑,隨時隨地接納更好的觀點和方式,也是人生應(yīng)該掌握的智慧。
一位青年非常羨慕一位富翁取得的成就,于是他跑到富翁那里詢問成功的訣竅。富翁弄清楚青年的來意后,什么也沒有說,轉(zhuǎn)身到起居室拿來了一只大西瓜。青年迷惑不解地看著,只見富翁把西瓜切成了大小不等的3塊。
“如果每塊西瓜代表一定程度的利益,你會如何選擇呢?”富翁一邊說,一邊把西瓜放在青年面前。
“當然是最大的那塊!”青年毫不猶豫地回答,眼睛盯著最大的那塊。富翁笑了笑:“那好,請用吧!”
富翁把最大的那塊西瓜遞給青年,自己卻吃起了最小的那塊。青年還在享用最大的那一塊時,富翁已經(jīng)吃完了最小的那一塊。接著,富翁得意地拿起剩下的一塊,還故意在青年眼
前晃了晃,大口吃了起來。其實,那塊最小的和最后一塊加起來要比最大的那一塊大得多。
青年馬上就明白了富翁的意思:富翁吃的瓜雖沒自己的大,卻比自己吃得多。如果每塊代表
一定程度的利益,那么富翁贏得的利益自然比自己多。
吃完西瓜,富翁講述了自己的成功經(jīng)歷,最后,對青年語重心長地說:“要想成功就要學會
放棄,只有放棄眼前利益,才能獲得長遠的大利,這就是我的成功之道?!?/p>
在人生的每一個關(guān)鍵時刻,應(yīng)審慎地運用智慧,做最正確的選擇,同時別忘了及時審視選擇的角度,適時調(diào)整。要學會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全面研究問題,放棄掉無謂的固執(zhí),冷靜地用開放的心胸做正確抉擇。
成功者的秘訣是隨時審視自己的選擇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調(diào)整目標,適時地放棄,輕松地走向成功。
在人生的大風浪中,我們常常學船長的樣子,在狂風暴雨之下把笨重的貨物扔掉,以減輕船的重量。
——巴爾扎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