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弱點七 舍近求遠:拿遠水來解近渴(2)

青少年必須克服的人性弱點(白金版) 作者:宗春山


“鍍金”無需舍近求遠

現(xiàn)在許多青少年選擇去國外留學,為自己“鍍金”,想將來學有所成,作為一名“海歸”,回國后定能大展拳腳。

人們總說“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在人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從國外鍍金回來,才能取得真經。但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看法。聯(lián)想神州數(shù)碼有限公司執(zhí)行副總裁、科技發(fā)展公司總經理的林楊,卻是因在國內的“鍍金”,才在事業(yè)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1966年9月出生在福建省福清市的林楊,似乎并沒有什么特別之處。但在1979年進入北京八中讀書后,他的生活卻發(fā)生了很大的轉變。

當時北京八中是一所非常開放的學校,教育目標不是要培養(yǎng)出多少個科學家,而是重視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這種環(huán)境中接受高中教育的林楊很早就有了不同一般的思維,明白了不應該“唯學習論”,而是要全面發(fā)展,要看到一般表面下更深層次的東西,應該抓住關鍵所在,不應該死學習。中學階段是一個人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北京八中的教育生活對林楊的影響很大。

但最讓他受益的卻是他的大學階段。1984年9月,林楊進入西北電訊工程學院計算機通信專業(yè),開始了他的大學生活。到了大學讀書,林楊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在老師對知識重點而傳的基礎上,他總是喜歡自己主動去思考和挖掘邊邊角角的問題。由于所學專業(yè)是知識更新迅速的通訊專業(yè),所以為了生存和發(fā)展,他總是不滿足于獲得一定的知識,而是在學習中不斷摸索和掌握多種獲取知識的有效方法,這使他的自學能力不斷提高。通過實踐的鍛煉和不斷擴大閱讀面,林楊的動手能力和個人綜合素質獲得了全面的提高。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20多年,每當他談起自己的大學學習,總是十分得意于自己的刻苦努力和一套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看過林楊的成功求學經歷后,我們可以明白,其實,在哪里學習并不重要,關鍵是要把繼續(xù)教育看成是你獲取知識的地方,看成是學習方法的地方,而不是你滿足虛榮心的地方。所以,如果你想要給自己“鍍金”的話,不一定非要選擇國外。

有時候,舍近求遠,跑到國外去留學,未必就會比在國內學習,成效大。每個青少年都要針對自己的不同情況作出選擇。

測一測:

測測你對機遇的把握

假如有一扇能看見海景的窗,你會為這扇窗挑選什么顏色的窗簾?

A紅色B藍色C黃色D白色

測試結果

選A:你是個很主動的人,只要一看見機會就絕不放過,珍惜每一次機會。

選B:你是個對機遇視而不見的人。

選C:你是個不會抓住機遇的人。

選D:你是個很被動的人,記住想要成功的話,需要你積極把握、積極行動才行。

通往失敗的道路上,處處是錯失了的機會。

——培根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