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
小時候,北大對于我只是一個遙遠的幻影,我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能夠走進它的大門。
高一的時候在一零一中學參加一個比賽,旁邊就是北京大學,在休息的時候,一名一同參賽的同學拉我去參觀北大,我也沒什么事情便去了。說來也慚愧,雖然從小生長在北京,北大我還真是從未到過。在燕園轉了一圈之后,我們來到了校史館門口,正要邁步往里走,旁邊一位遛彎兒的老爺爺叫住了我們,他笑呵呵地指著門口的一個告示牌對我們說:“看看這個?!表樦缚慈?,牌子上赫然寫著“本校教職工及學生憑有效證件參觀,校外人員門票三元”,見我們看完了,那位老爺爺又笑呵呵地問道:“還看嗎?”我的同學一摸兜說道:“三塊就三塊,看!”我當時不知哪里來的豪情,拉住我的同學轉身對那位老爺爺說道:“我不看了,三年以后我拿北大學生證來參觀?!睂嶋H上我當時的成績根本上不了北大。老爺爺聽到我這番豪言壯語沒說什么,只是更加和藹地對我笑笑,似乎帶著些贊許的意思。這可以算是我和北大的一段因緣,當時不知怎么忽然冒出的豪言壯語似乎在冥冥中預示了我的未來。真真萌生上北大的想法是在學文之后,事情就是這樣,如果一個目標你怎樣努力都無法達到便也就不努力了,但若有一點希望便會去努力爭取。在選擇文科之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成績通過努力是有希望上北大的,便開始去爭取,就這樣通過自主招生、高考來到了北大,這只是一個按部就班的結果,中間并沒有什么值得一記的波瀾。只要你設定一個目標并為之努力,取得只是自然而然的結果,最怕的是在學習中沒有目標,應付一天算一天。
大學生活雖說是一個新的起點,但也說不上和中學生活截然不同,上課、復習、做題、考試依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如果有什么不同的話,可能就是管理比較松弛,業(yè)余生活更加豐富了。在北大學習之余我參加了山鷹社,開始愛上運動了。
對于大學生活,我沒有太多要說的,因為我也只是一個初學者,套用一句廣告語——“我才剛上路呢”。
· 張一哲 小學就讀于北京市東方德才學校,從小喜愛讀書,對歷史等各學科均有濃厚興趣。從四年級起參加奧數(shù)學習,曾獲得北京市中小學生“迎春杯”數(shù)學競賽二等獎、“景山杯”數(shù)學競賽一等獎?,F(xiàn)就讀于北京大學。
對自然科學有濃厚興趣,曾先后獲得北京市中小學生自然知識競賽(團體組)北京市第2名、北京市中學生自然知識競賽二等獎、北京市中小學生天文知識競賽二等獎。
在藝術方面,曾長期學習繪畫、書法、小提琴,小提琴取得中央音樂學院三級證書。業(yè)余喜愛攝影,曾獲得北京市“紫檀杯”攝影競賽優(yōu)秀獎、東城區(qū)藝術節(jié)攝影二等獎。
在讀書方面涉獵廣泛,知識廣博。參加北京電視臺主辦的《SK狀元榜》,在一挑二的情況下,連續(xù)取得六期狀元,直接進入年賽。最后,參加第九屆SK中韓高中生交流活動。
曾擔任校學生會主席,參與發(fā)起倡議、籌備首屆東城區(qū)中學高中生辯論大賽。
在《北京青年報》《中學生時事報》等發(fā)表多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