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堅持正確的、恰到好處的勤奮(6)

其實你可以過得更好 作者:(美)史蒂文·K·斯科特


努力付諸東流

勤奮勞作的人熱忱地投入工作,而其他人總是吹噓,總有一天將如何如何??照勈橇畠r的,而勤奮則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不過,當勤勉的人享受自己的勞動果實時,夸夸其談的人卻總是在浪費時間。因此所羅門告訴我們:“嘴上空談導致貧窮。

播撒勤勉的種子

所羅門給出了一個每個人都可以采用的方案。這個方案可以使勤奮成為習慣,成為我們?nèi)粘I畹囊徊糠帧H欢?,這條路上還有一個巨大的障礙,一個我們幾乎每天都可能遇到的障礙。這就是人類的惰性,這種本能會使人們舍棄困難。幾乎沒有人愿意承認自己是懶惰的。然而事實卻是,我們本性里都有懶惰的種子。若不及時處理,它們就會成長,會蔓延甚至侵蝕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通常情況下,我們可以處理好生活的一個方面,譬如我們的工作或者事業(yè),對其他方面卻放任不管——譬如我們的婚姻和家庭。我認識一些人,他們事業(yè)成功、家財萬貫,家庭生活卻不美滿。所羅門告訴我們?nèi)绾翁幚磉@些懶惰的種子(無論它們藏于何處),用勤勉的種子來代替它們。

如何根除懶惰

所羅門認為懶惰共有四種根源:以自我為中心、自負、無知和不負責任。(他經(jīng)常將最后兩種放在一起,統(tǒng)稱它們?yōu)椤坝薮馈?。)為了有效地對抗懶惰,我們必須從根源入手?/p>

以自我為中心

我們習慣從自己的角度來看問題。如果不能將關注點轉(zhuǎn)移到他人的利益和幸福上的話,我們的行為就只能遵循一種模式,這種模式雖然能夠最直接地滿足欲望和自我膨脹感,但卻不能使我們看到這樣做對自己未來的影響。所羅門建議我們問問自己:怎樣才能使所有相關者的利益最大化?

自負

我們經(jīng)常自認為比周圍的人更聰明,所以做事之前不愿意聽取別人的建議。我們認為別人懂的不如自己多,所以就隨心所欲,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世上總有人比我們聰明,所以在我們作出重大決定和行事之前,應當征詢他們的建議。真正勤奮的人在著手去做任何重要事情之前,都會向幾位有識之士征求建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