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后林徽因一直發(fā)著高燒,經(jīng)常昏迷,為了照顧林徽因的情緒,人們刻意隱瞞了批判梁思成的消息,可她慢慢覺察,更是憂憤交加,拒絕吃藥。梁思成病情稍好,每天過來陪她,可林徽因的肺部已經(jīng)大面積感染,已經(jīng)是回天乏術。
3月31日深夜,處于彌留狀態(tài)的林徽因突然用微弱的聲音對護士說,她要見一見梁思成,護士回答:“夜深了,有話明天再談吧?!比欢?,林徽因已經(jīng)沒有力氣再等待了。1955年4月1日清晨6時20分,林徽因靜悄悄地離開了人間,走完了她51歲的生命旅程。她最后的幾句話,竟沒有機會說出。
同一個清晨,醫(yī)生和護士全力搶救昏迷的林徽因時,梁思成被扶到了林徽因的病房,哭得不能自已,只是重復著:“受罪呀!受罪呀!徽你真受罪呀!”
金岳霖得知林徽因去世,在辦公室里對著弟子周禮全沉默半晌,突然說:“林徽因走了!”接著號啕大哭。周禮全回憶說:“他兩只胳臂靠在辦公桌上,頭埋在胳臂中。他哭得那么沉痛,那么悲哀,也那么天真。我靜靜地站在他身旁,不知說什么好。幾分鐘后,他慢慢地停止哭泣?!粮裳蹨I,靜靜地坐在椅子上,目光呆滯,一言不發(fā)?!?/p>
聽聞噩耗的蕭乾給梁思成去了一封吊唁信,嘆息道,“這位出身書香門第,天資稟賦非凡,又受到高深教育的一代才女,生在多災多難的歲月里,一輩子病魔纏身,戰(zhàn)爭期間顛沛流離,全國解放后只過了短短六年就溘然離去人間,怎能不令人心酸!”
4月2日,《北京日報》、《人民日報》同時刊登訃告,治喪委員會由張奚若、周培源、金岳霖、錢偉長等人組成。
雖然林徽因當時還是北京市人大代表,但追悼會的規(guī)模和氣氛都是有節(jié)制的,甚至帶著幾分冷清。親朋送的挽聯(lián)中,金岳霖送上的是:“一身詩意千尋瀑,萬古人間四月天”,炙熱之情盡在字里行間。
林徽因的遺體安葬在八寶山革命烈士公墓,整座墓體是由梁思成親手設計,墓身沒有一字遺文。
讓人心痛的是,林徽因最親密的助手莫宗江為墓碑題寫了“建筑師林徽因之墓”的字樣,在十年浩劫中被清華紅衛(wèi)兵鏟掉。梁思成也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受到無盡折磨。
1972年1月9日,梁思成在極度的痛苦和困惑中離開了人世。
二人的手稿圖紙,多數(shù)毀于動亂。
費正清教授曾為梁林辛苦一生卻在文革中毀于一旦的事業(yè)扼腕嘆息:“20世紀60年代后期,具有諷刺意味的名為‘文化大革命’的純粹仇外情緒,在極大程度上毀滅了梁氏夫婦一代所逐步樹立起來的事業(yè)。拆卸比裝配容易得多,武斗和造反的為所欲為也正是如此?!?/p>
最后提提金岳霖,金老福全壽高,歷經(jīng)浩劫,仙逝于1984年,據(jù)汪曾祺先生回憶恩師:
先生對林徽因的談吐才華,十分欣賞。……林徽因死后,有一年,金先生在北京飯店請了一次客,老朋友收到通知,都納悶:老金為什么請客?到了之后,金先生才宣布:“今天是徽因的生日。”舉座均感嘆欷歔。
1983年底,《林徽因詩文選》的幾位編輯拜訪八十高齡的金岳霖,拿出一張林徽因的照片,金老喃喃自語:“啊,這個太好了!這個太好了!”像小孩一樣要求“給我吧,給我吧。”問及林徽因,金岳霖一字一頓、毫不含糊地說:“我所有的話,都應該同她自己說,我不能跟外人說。”
歷史的巧合是,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去世后骨灰均安葬于八寶山公墓,也許在另一個世界里,他們又能毗鄰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