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前秦厲王苻生,還比較聽從父親教誨。他接班時,老爹為他安排了八位顧命大臣,并悄悄告訴他:“他們要是不聽話,你可以逐漸地鏟除他們?!?/p>
苻生上任后,果然拿這些大臣開刀,千方百計尋找殺人的理由,不出一年,八人中只剩下一位了。這位幸存者名字十分奇怪,姓魚名遵,不久國都長安忽然流傳一首童謠:“東海大魚化作龍,男皆為王女為公”,很明顯,是說姓魚的要當(dāng)皇帝。這時,苻生也剛好夢到大魚吃蒲,這還得了,苻生毫不客氣下令殺死最后一位顧命大臣。
八位顧命大臣盡除,并不算什么暴虐之極的舉動,多少還有些政治斗爭的意味。玩政治,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當(dāng)然下手要狠,這似乎不能證明苻生可以位列“龍袍怪物”的榜單。諸位不要著急,下面我們還要講述苻生不為人知的殘暴故事,讓您見識一下這位名副其實的龍袍怪物。
苻生是前秦第三任皇帝,天生獨眼龍,他小時候祖父跟他開玩笑:“聽說一只眼的人不會流淚,是真的嗎?”沒想到這個小孫子不識趣,拔出劍刺傷眼睛,頓時血流如注,回答祖父:“流血就是流淚?!笨梢娦郧槎嗝幢┝?。
暴烈的苻生生逢亂世,自然走上職業(yè)的殺人道路,在軍隊建功立業(yè),并以軍功受封為太子,順利接班當(dāng)皇帝。
皇帝苻生以殺人為趣事,在他的朝堂上擺放著各種武器刑具,什么刀槍劍戟、錘鉗鋸鑿,只要是可以害人的器具,一應(yīng)俱全。從他登基起,一個月內(nèi)殺害的人數(shù)就超過了五百人,其余砍斷手腳、拔出肋骨,或者從肚子里掏出胎兒的,更是數(shù)不勝數(shù)。
除去這些愛好外,苻生皇帝最與眾不同的地方在于,他喜歡剝?nèi)说哪樒?。也不知道是從小殘疾受了刺激,還是其它什么原因,這位剝了別人臉皮的皇帝,還喜歡將沒了臉皮的人聚集起來,讓他們在朝堂上跳舞。苻生皇帝則帶領(lǐng)臣僚們一邊欣賞,一邊飲酒作樂。實在想象不出這種舞蹈有何樂趣,看來我們凡夫俗子畢竟沒有人家皇帝的欣賞水平。
苻生皇帝不僅喜歡看“沒臉”的人跳舞,還喜歡看剝了皮的牛、馬、驢、狗、羊等牲畜跳舞,以及沒毛的雞、鴨、鵝跳舞。有人問了,這些動物也會跳舞?當(dāng)然,如果你不小心穿越時空到前秦皇宮,說不定就會看到這一奇觀:一大群沒皮沒毛的禽畜聚集大殿內(nèi),痛苦地掙扎亂跳,好一幅嚇人的舞蹈圖。
這位皇帝殘暴成性,偏偏愛好征詢意見,還不時問問左右:“天下人對我有什么看法?”有些擅長拍馬屁的官員趕緊說:“老百姓都說您是圣明君主,賞罰分明,難得的太平世道啊!”苻皇帝一聽,勃然大怒:“你小子不安好心,以為拍馬屁就能討好我,這不是諂君媚主,貽害國家嗎?拉出去砍了!”
有了幾出這樣的事件,當(dāng)苻生皇帝再次征求意見時,誰也不敢那樣回答了,于是就有人直言:“陛下刑罰不公。”本來這句回答并沒有充分揭露皇帝的罪惡,可是他也不能忍受:“你小子好大膽,竟敢誹謗我!”照樣拉出去砍了。
最值得人們議論的是這樣一件事,有一次苻生皇帝帶領(lǐng)眾臣外出,也不知所為何事,反正此行的目的早已被歷史遺忘了,而過程中發(fā)生的故事則被人們傳之久遠。路上,他們遇到一男一女,苻生發(fā)揮自己主觀臆斷的皇帝本性,對左右說:“這肯定是夫妻。”說完,又征詢臣下看法。
臣下已被皇帝征詢意見的做法弄得心驚膽顫了,本來完全可以隨便應(yīng)承一句蒙混過關(guān),但又怕皇帝怪罪下來,莫名其妙弄丟性命,于是就有人大著膽子說了句:“也不一定,說不定是兄妹二人。”
誰料到,這句話成為了罪孽的泉源。就見苻生來了倔脾氣,吩咐人喊過那一男一女,親自詢問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那二位平民百姓,看到威儀顯赫的天子,叩頭說他們是兄妹關(guān)系。苻生皇帝聽罷此言,臉色大變,就像忽然被人揭了瘡疤,受到奇恥大辱一般,咬著牙說:“你們就是夫妻!”
兩人哪知道皇帝的心思變化,給他們一百個膽子也不敢說謊,嚇得趕忙叩頭不止,再次稟明兩人確實是兄妹。
苻生皇帝喝止住他們,并且傳下一道令所有人跌破眼鏡的圣旨:讓那兩人當(dāng)場交媾,以示眾人!
真是禍從天降,那對兄妹徹底傻了,跟隨皇帝的大臣侍從也徹底呆了,古往今來,恐怕這還是第一位傳下如此旨意的皇帝天子。苻生皇帝不再怠慢,強行讓人上前幫助那對兄妹脫衣交媾。兄妹兩人除了反抗,沒有其它辦法。苻生皇帝無法讓他們證明自己的判斷,當(dāng)然更不愿意就此承認(rèn)他們的兄妹關(guān)系,一怒之下只好殺人了事。
暴虐嗜殺的人通常愛飲酒,苻生也不例外。他常常喝的酩酊大醉,一個月都不上朝理事。自顧自地喝酒取樂也就罷了,苻生皇帝還喜歡邀約大臣共飲,喜歡看到眾人共同喝醉的歡樂場面。當(dāng)初,八位顧命大臣之一的辛牢還活著時,有次擔(dān)任皇帝酒宴的酒監(jiān),結(jié)果喝了半天還沒有人喝醉,苻生皇帝大怒,指著辛牢大罵:“為什么還沒有人喝醉,你這個酒監(jiān)怎么辦事的?”說完,他拉弓搭箭,正中辛牢心臟。苻生皇帝久經(jīng)沙場,箭法極準(zhǔn),可憐辛牢忙碌國事,最后以箭靶子身份斃命。
與辛牢一樣死得不知所以的還有太醫(yī)程延。苻生皇帝喜歡吃棗,久而久之牙齒蛀牙了。我們都聽說過囫圇吞棗的故事,講的就是這樣的事情,有人喜歡吃棗,上了年紀(jì)的人就勸他:“棗吃多了會傷害牙齒,不能吃太多了。”這個人非常聰明,立刻回答:“我以后囫圇吞棗,不用牙齒咬,就傷害不到牙齒了?!背烫t(yī)肯定看過這個故事,再說身為太醫(yī),也應(yīng)該知道這種普通的養(yǎng)生常識,因此看了苻生皇帝的病情后安慰他:“陛下沒什么大病,只是棗子吃太多了,以后少吃就沒事了?!?/p>
程太醫(yī)作夢也沒有想到,這句話竟然送掉自己的性命。只見話音剛落,那位苻生皇帝暴跳如雷,厲聲斥責(zé)老程:“狗奴才,你又不是圣人,怎么知道老子棗子吃多啦?”很簡單,我沒跟你說吃棗子的事,你怎么會知道?肯定沒安好心!于是乎,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一個,抽出寶刀,將程太醫(yī)攔腰砍為兩截。
攔腰截斷是古代酷刑之一,由于人體的主要臟器位于上半截,所以施刑之后人不會立刻死去,還有清醒的意識,也許此刻程太醫(yī)的上半截身子正在思考:“我好歹也是個太醫(yī),這么簡單的病情都看不明白,還不真成了濫竽充數(shù)?”轉(zhuǎn)念一想,“還不如濫竽充數(shù),也不至于死得這么慘!”然而他又想,在苻生皇帝面前,濫竽充數(shù)的后果會更可怕,總之,想來想去,自己都不會落得好結(jié)果。
程太醫(yī)一邊百回千轉(zhuǎn)地思考,一邊看著自己鮮血淋漓的下半截身體,最終心有不甘地閉上了雙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