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想蓬瀛歸去路,難窺舊苑碧桃春。
詩中將封陟喻為“蕭郎”,依舊充滿了留戀纏綿之意。而封陟望著仙女的車子消失在云中,簫笙之聲漸杳,卻一點也沒有動心。
三年后,封陟就得病而死了。被牛頭馬面?zhèn)冇么箧i鏈拴住,一路踢打著向地府押去,忽然遇到一隊神仙,金甲武士在前面很威武地清道開路,鬼卒嚇得紛紛躲避,躬身立到路旁說:“上元夫人游太山了。”不一會兒,上元夫人的車駕到了,封陟偷眼一看,原來上元夫人正是三次向他求愛的仙女,于是他悲嘆后悔不已。
這時候,上元夫人也看到了他,命鬼卒放了他,再多給他十二年的陽壽,封陟還陽之后,想起往事,終日痛悔不已,也許電影《大話西游》中那段話送給他是再合適不過了:“曾經(jīng)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的面前,我沒有好好珍惜,等到失去的時候才后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此 ”可想而知,封陟在世上多活的這十二年,也沒有多少快樂可言,除了悔恨交加,他還能做什么?
正所謂“故事里的事,說是就是,不是也是”,神仙之事,縹緲難言。上元夫人和封陟這段傳奇其實正反映了唐代的思想和風氣。在唐代,有不少如故事中“上元夫人”一般尊貴的女人,如武則天、太平公主、玉真公主等等,好多男人要靠她們才能發(fā)達。而故事中,安排給了封陟一個追悔十二年的下場,無疑是鄙夷那些帶有呆腐之氣的儒生,贊許的卻是“敢愛敢做的人超級精彩”。
當然,從另一方面說,上元夫人作為天神中的“高層領(lǐng)導”,居然被下界中的窮書生叱為妖怪,不免郁悶得很,甚至嚴重懷疑自己的魅力指數(shù)不夠。然而,沒有最“囧”,只有更“囧”。唐傳奇中的太陰夫人,更加丟面子。
要說太陰夫人也是神仙“領(lǐng)導班子”中的一員,居然看上的是唐代奸相盧杞。這盧杞當時還是個窮書生,這倒不是問題,神仙們點石成金,什么珍寶沒有?但盧杞這廝長得也寒磣啊,史載其尊容是“鬼貌藍色”,不知怎么太陰夫人竟然看中了他。
盧杞后來被帶到太陰夫人居住的“水晶宮”(這名不好,容易聯(lián)想到“水晶棺”),太陰夫人出了一道“單選題”,指出了三條路:A留下來和我喜結(jié)仙緣,可以長生不老,與天同壽;B回去做地上的神仙,雖然住在人間,但能常到這里來,還有機會和我見面;C去當人間的宰相,但是卻永遠見不到我了。三選一,讓盧杞拿主意。
其實,看這三條,太陰夫人本意是很想挽留盧杞的,“答案設(shè)計”中給了他很大的余地,她怕盧杞永遠留在天宮嫌悶,也沒有自由空間,于是就給他設(shè)定了第二條方案,既能做地上的神仙,逍遙快活,還能不時來天宮看看太陰夫人,按說就夠體貼人意,是相當人性化的方案了。要是江湖夜雨來選,肯定首選第二條。
不想盧杞斬釘截鐵般地大叫:“做人間的宰相!”太陰夫人聽了,險些被氣暈!為了離開她這里,與天同壽長生不老不要,地上的逍遙神仙也不做,難道我有這么可怕和討厭嗎?真是太傷自尊了。太陰夫人氣得馬上命人把盧杞送回他的破草屋。
然而,神仙大概更是一諾千金,盧杞后來還是當上了人間的宰相,不過卻是唐德宗時著名的奸相,在史冊中留下臭臭的一筆。這或許也是太陰夫人的安排?
其實,仙女被拒的事例倒還不少,《全唐詩》中還有關(guān)于嵩山仙女所留的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