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望的主婦》,不只是一個復仇故事,也是一個多面的愛情故事。
女人天生會戀愛,也會復仇。對不起,我說錯了,只要是人,都是復仇的動物。復仇有很多種,瀟灑地揚長而去,離開心更寬,是一種;拉著對方往下沉淪,是一種;用盡心機,絕地反攻,吸取對方的求饒聲,化為自我修補的藥劑,也是一種,《絕望的主婦》則屬這種。
女主角露絲的婚姻因第三者介入而破碎,從放火燒房子那刻起,她便開始了背水一戰(zhàn)——對于一個人妻人母而言,有什么比無家可歸更可怕?之后,她布下天羅地網(wǎng)開始復仇計劃。或許,她的方法,不及我們在影視劇里看到的虐殺的大場面刺激,但是一口氣看完后,存留的情緒震動,足以讓其他案例都靠邊站。因為,除了復仇外,書上還細致地描寫女人對“愛、欲、恨”的細膩掙扎,讀者不僅隨之挖掘主角的多種側(cè)面,也同時挖掘了自己。
復仇不難,難的是“不愛”。復仇了,然后呢?我們真的開心嗎?真的被撫慰了嗎?真的知道痛苦的原因嗎?女主角露絲在復仇過程中,屢屢自省著這些問題,她讓復仇成為重新認識自己的方式。愛情離開時,難過的不只是“離別”本身,更是長久深鎖內(nèi)心、最介意的感受,被情人一刀刀血淋淋地剖割;更難堪的是這些極有可能是當初情人愛上我們的原因——曾經(jīng)說“這些我都不在乎”的人,曾經(jīng)憐惜、體諒,還有一絲天涯知己的互慰,如今一一瓦解。自信,在男人離開的那一刻開始崩解,不管你有多強。
魔女不是一天養(yǎng)成的,復仇露絲也不是一天煉成的,她也掙扎、懷疑過,對過去那么深情的自己,屢屢放不下。到最后,復仇的對象已經(jīng)不是那個負心漢,而是昨日一往情深的自我。她最后領(lǐng)悟到,唯有毀滅自己,才有可能重生,如同書中,從一把火開始。而大多數(shù)的女人,在這一關(guān),就潰敗了!能像露絲那樣,正視自己的恐懼,親手掐取自己脆弱心臟的女人,少之又少。
《絕望的主婦》另一個主角瑪麗·費雪,是美好的化身,有人疼愛奉承,而不夠完美的可憐人妻露絲,只好去整形。與其再次讓愛侵蝕,不如自己動手擊碎,重塑更靚麗更強大的自我。這就是整形的迷思,卻也是貫穿本書的神奇的力量:透過外在的改變,進行內(nèi)在演化,多么華貴的自虐!巧妙的是,當肉體感應(yīng)到靈魂的焦躁不安,頓悟生命的脆弱與無奈后,新的肉體將帶著我們?nèi)ブ匦掠邮澜?,這是科技無法解釋的魔幻,仿佛絕地逢生,一如愛,一如性,需要不時擾動它,才能爆出新的力量!
性與愛,永遠是婚外情的兩大主軸。女人和男人最大的不同,是女人對性與愛的永恒不滿足。女人迷失于“性”時,很多事情反轉(zhuǎn)了:第三者瑪麗·費雪成了人夫鮑伯的性奴隸后,第三者的嬌貴光環(huán)逐漸褪去,為了夜夜云雨,她必須接納兩個小孩,扮演最厭惡的“人母”角色;而當女人自主于“性”時,很多事情也會反轉(zhuǎn):露絲在婚姻瀕臨崩潰時,暗地找人偷歡,愛欲讓她充滿力量,之后也與女人燕好,身體的鉗制一關(guān)一關(guān)地解除掉,性愛悠游自在。她終于領(lǐng)悟:愛情、金錢、權(quán)勢來來去去,只有“身體”才是自己的,情欲沒有綁住她,反而溫柔地釋放她,幫她找回自信與自由。
身為女人,我們不用學習“去愛”,但卻常常學不會“不愛”,一輩子都在愛欲的云里霧里穿梭著。性與愛,是兩座流滿蜜糖的絲絨監(jiān)獄,困得人迷惘蕩漾。而《絕望的主婦》告訴女人:相信愛、欲、恨,更相信自己,愛有很多種,愛的反面,不是“恨”,而是“不愛”;苦痛、絕望、憎惡,是“愛”,也可能是“不愛”——或者,才是真正精彩的愛!
(鳥來伯,臺灣《蘋果月報》《ELLE》《Esquire》雜志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