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董卓專政
《后漢書》載:“卓縱放兵士,突其廬舍,淫略婦女,剽虜資物……”
● 曹操反卓
董卓廢漢少帝立陳留王,迫蔡邕為侍中。漢少帝心懷不滿,董卓便令李儒以鴆酒毒死了漢少帝。因董卓殘暴,群臣密謀殺之。曹操持王允寶刀殺董卓,不成,逃亡路上被中牟縣令陳宮擒住。曹操機智地宣稱,謀刺董卓乃欲與國家除害,令陳宮肅然起敬,放棄請賞的機會,并且棄官與曹操一起逃跑。但是,逃亡路上,曹操因多疑而殺害其父結義兄弟呂伯奢全家,陳宮視曹操董卓為一路人。
曹操到陳留,召集天下之士,立袁紹為盟主,討伐董卓。公孫瓚薦劉、關、張。十八路諸侯戰(zhàn)呂布而敗后,上演了劉、關、張“三英戰(zhàn)呂布”的好戲。
● 孫堅之死
董卓從李儒之計從洛陽遷都長安。李傕、郭汜驅洛陽百姓數百萬,死者不可勝數;縱士兵淫人妻女,奪人糧食,燒民房屋。孫堅飛奔洛陽救火,于井中撈得傳國玉璽,帶領人馬離開袁紹去了江東。曹操領兵討伐董卓,被呂布打敗,他埋怨袁紹“遲疑不進,大失天下之望”,投揚州而去。公孫瓚與劉、關、張相繼離開袁紹,十八路諸侯四分五裂。袁紹屯兵河內,與公孫瓚爭奪冀州。袁術向袁紹要馬不得,向劉表借糧不果,便使書叫孫堅伐劉表,并討伐自己的兄長袁紹。劉表從蒯良之計,在峴山布陣誅殺了孫堅。
● 董卓之死
王允與貂蟬暗設連環(huán)計,要借呂布殺董卓。呂布趁董卓與皇帝共談,與貂蟬私會于相府后園的鳳儀亭,董卓大怒。李儒讓董卓把貂蟬賜與呂布,收買其心,貂蟬隨機應變,堅決不去。董卓領貂蟬去郿塢,王允派李肅假傳天子之詔要禪位于董卓,董卓欣然前往,結果被呂布殺死。
四、曹操興起
曹操以少勝多得兗州根據地,另一主角劉備,也正式登上舞臺。
曹操破黃巾軍,將所獲精銳俘虜兵編為“青州兵”,其余盡令歸農,威名日重。曹操在兗州招賢納士,接父親曹嵩由陳留瑯琊往兗州,途中曹嵩被黃巾軍降將所殺,曹操為報父仇,親討降將新主陶謙。
北海太守孔融準備救陶謙,自己卻被黃巾軍管亥打敗并包圍。太史慈與劉、關、張來救,殺敗黃巾軍,劉備還借得公孫瓚二千兵及趙子龍一行往徐州救陶謙。救援成功后,陶謙要讓徐州與劉備,劉備不受。曹操因呂布助張邈奪取兗州而退兵。陶謙二讓徐州與劉備,劉備不肯,從陶謙而屯小沛。陶謙病危,三讓徐州與劉備,劉備還是不受,陶謙以手指心而死,劉備無法再推辭,只好從命暫領徐州。
曹操攻城略地,攻下潁川、汝南,大敗黃巾軍何儀、黃劭后,使埋伏計俘許褚。接著曹操又大敗呂布,復得兗州、濮陽,盡得山東之地。
李傕、郭汜二人幾次密謀殺漢獻帝、分天下,漢獻帝只好移駕。后在楊奉、董承等人護駕下重回洛陽。楊彪奏請召山東曹操保駕,李、郭二人又來劫駕,漢獻帝只好起駕離開洛陽去山東,恰好曹操趕到,保駕歸洛陽。謀士賈詡勸李、郭二人投降曹操,無奈二人不聽,賈詡單馬走鄉(xiāng)里。其后,果然不出賈詡所料,李、郭二人與曹操大戰(zhàn)不敵,落敗而走。
曹操從正議郎董昭之計,實施“挾天子令諸侯”,他宣稱許昌鄰近山東,糧食供應便利,請漢獻帝移駕許昌,漢獻帝及文武百官被迫遷都。楊奉等人領兵攔路,曹操謀士滿寵夜入楊奉部隊,說動楊奉部將徐晃降曹操,令楊奉敗走。曹操移駕許昌,封賞部下,將漢室大權獨攬于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