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節(jié):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3)

中國歷史中的誣告往事:無中生有 作者:何木風(fēng)


景帝在沉默許久后,搖頭,他說,晁錯是他的老師,殺他,恐怕天下人議論。袁盎的聰明就在此,他不逼迫景帝殺晁錯,而是說:"愚臣認為只有這個辦法最好,希望陛下三思!"

最終,景帝殺掉了晁錯,但并沒有阻止七國的軍隊向前推進。袁盎被景帝任命為專員去向吳王宣讀已誅殺了晁錯的詔書,被吳王拒之千里。吳王的話給袁盎犯了誣陷罪提供了最好的證據(jù):"我已經(jīng)是皇帝了,還接誰的詔書呢?"

多年以后,晁錯的死始終都從法律上被定義為冤案,而引起這一冤案的就是袁盎。但袁盎之所以被后人原諒,而沒有被打入誣陷者的名單中,是因為他的誣陷是反擊,是復(fù)仇??蔁o論如何,二人的誣陷表演都不該發(fā)生在他們身上。倘若二人真能精誠團結(jié),那么,誣陷史上就少了兩個卑劣的人,而歷史的光明處則會多兩個人。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