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候呢,我覺得應(yīng)該為他們做點事,他們對我這么好,我就力所能及地幫助他們。照顧病人,幫助擔水呀,勞動的時候給他們接把手呀,就盡力去做這些。因為我體力好,干活快,再加上自己也學點中醫(yī)什么的,畢竟算是有點知識吧,給人家把把脈,看看病。還有的時候一些農(nóng)民不懂的事情,比如蓋房子怎么算,怎么搞木工活,他們看來這些都是技術(shù)活,在咱們來說,那都是很簡單的幾何計算。挖渠是最簡單的物理常識,水往低處走嘛,農(nóng)村建設(shè)有時候亂搞一氣,甚至把渠往高的地方挖,我就幫忙搞農(nóng)村水利建設(shè),找低的地方挖渠,省工又省力。
所以我上完大學以后,回了農(nóng)村,像個農(nóng)民,這也是我的一個愿望。從這里我看到,父親說得對,農(nóng)民會當你的父母。他不是一個人,像父母親那樣對我,但是農(nóng)民作為一個群體對我的影響,整個農(nóng)村對我的感染,確實是父母沒有給我的。
記者:您在農(nóng)村待了這么些年,沒有耽誤您的學習嗎,為什么恢復高考時一下就考上了大學?聽說剛剛恢復高考時,因為您特殊的家庭背景一開始沒讓您考,后來您還為此專門給鄧小平寫了一封信?
劉源:我是17歲去的農(nóng)村,24歲離開的,7年的時間,基本上都是在農(nóng)村過的,在農(nóng)村有事沒事點個蠟燭看書,什么中文、物理、化學都看一看。剛恢復高考時,據(jù)說是2000萬人考呀,100個人收一個,也沒有復習提綱,沒有考試范圍,什么都沒有,當時大家全是蒙著考。
開始報名時是不讓我報,我就給鄧小平寫了一封信。他主持高考嘛。我說,你的招生簡章上沒有說出身不好就不讓考,你得讓我報名參加考試,考不上我心服口服,不讓我考我不服。后來鄧小平就批了。當時我們有10個人都不讓考,后來這幾個人全都考進去了。我考上北京師范學院歷史系。
全國最年輕的副省長
1981年,劉源大學畢業(yè)到河南新鄉(xiāng)縣七里營公社管委會擔任第“十七把手”。
1984年,劉源被全票選舉為河南新鄉(xiāng)縣縣長。
1985年,劉源被全票選舉為鄭州市副市長。
1988年,劉源在候選人名單之外,被河南人民選為河南省副省長。選舉后人大代表們紛紛對劉源說,如果你父親泉下有知,一定會欣慰的……
1992年,當他調(diào)離河南時,樸實的河南人民對他的評價只有一個字:“好”!
記者:您父親的冤案平反昭雪以后,黨和人民給了他很高的榮譽,您的身份地位都有了變化,從“黑幫”子女一下子變成了國家第二號領(lǐng)導人物的子女。您父親平反后,對您的思想有什么影響嗎?
劉源:我算是經(jīng)歷了一個從上翻到下,又從下翻到上的過程。
從下往上翻的時候也很痛苦,那種痛苦是一般人不能理解的痛苦,從上頭跌下來的時候大家都理解都同情,但從下頭翻上去的時候,就不一樣了。
比如那時候我正在上大學。在我剛進大學校門的時候還沒有平反,同學們都對我很好,大家很平等。我們是七八個人一個宿舍,80個人一個班。在宿舍里,男孩有的晚上打撲克,有的看書,很吵鬧,我在床上喊,你們別吵了,我還要睡覺呢。有時候拿一個饅頭邊吃邊往教室走,也不抬腦袋,別人向我點頭笑,我有時沒看見,或是不在意,這也沒關(guān)系,這都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