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金軍南下和徽宗退位(1)

大宋之殤 作者:彭蘇


宋宣和七年、金天會三年(1125)12月剛到,金軍對宋的大規(guī)模戰(zhàn)爭正式開始。

金全國軍隊不到二十萬,由于駐防國內(nèi)和防備西夏、高麗等國,此次征宋,只能動用十二萬軍隊,已占全國兵力之大半。然而,與宋軍相比,金軍雖然人數(shù)不多,但卻非常強悍。金軍有六級編制,分別稱為五夫長、十夫長、五十夫長(蒲輦孛堇)百夫長(謀克孛堇)、千夫長(猛安孛堇)和萬夫長(忒母孛堇)。女真人天性好斗,更由于多年與遼、宋、夏等國交戰(zhàn),積累了豐富的戰(zhàn)爭經(jīng)驗。金軍還在軍事技術(shù)上作了卓有成效的改革,由于女真人以騎兵為主,金太祖時期,女真人就創(chuàng)立一支人數(shù)達一萬五千人的精銳之師——鐵浮圖軍。這鐵浮圖軍,用皮帶將三匹馬連在一起,馬后安置拒馬⑹,三匹馬全披重甲。騎兵在馬上,頭戴一遮住頭部和面頰的鐵盔,身披鎧甲。此外,金軍還建立了一支由一萬名精騎射、善格斗的女真騎士組成的精銳之師拐子馬軍。當在野外遇到敵軍時,金軍用鐵浮圖軍正面沖擊,拐子馬軍配置在兩翼。當吹響女真軍隊特有的羊角軍號聲后,鐵浮圖軍就會發(fā)瘋似地沖向敵陣,猶如一面鐵墻鋪天蓋地而至,給敵人以極大的震撼力。此時,拐子馬軍在兩翼奔射馳殺,所遇敵軍大多聞風喪膽,一觸皆潰。在金與遼、宋和西夏等國交戰(zhàn)中,三國軍隊吃夠了金軍苦頭。

面對這樣一支強悍軍隊的突然進攻,衰弱的宋軍的命運可想而知。

粘罕率金軍西路軍六萬人從云中出發(fā),擔負著占領(lǐng)大宋河東地區(qū)、然后與東路翰離不大軍在東京城下會合的重任。金軍西路軍兵分成兩路進軍:一路進攻河東西北重鎮(zhèn)武州⑴和朔州⑵。一路沿應州⑶、代州⑷、忻州⑸一線進攻太原。

宋軍朔州守將孫詡本是一員能戰(zhàn)之將,既往在對遼、西夏的多次戰(zhàn)爭中累立戰(zhàn)功。但孫詡手中只有兩千士兵,面對金大軍壓境,他一面加固城防工事,準備抵抗金軍,一面派人飛報太原、東京,尋求援軍。正在太原的大宋北方的最高統(tǒng)帥、原宰相童貫原以為金軍只是為了擄奪人口財富而攻大宋,但當他看到金太宗為滅亡大宋而頒發(fā)的詔書后,他才感到局勢的嚴重。12月7日,童貫帶著參議宇文虛中等,以事體重大,必須回朝奏稟天子為名,準備離開太原,返回東京。太原知府張孝純得知此消息后,為避免局勢不可收拾,率文武百官到童貫住處,請求童貫繼續(xù)駐節(jié)太原,統(tǒng)率河東宋軍抗金,但遭到童貫的拒絕。隨后,童貫在大戰(zhàn)之時,竟不顧太原軍民的強烈反對,于12月8日強行離開了太原。

童貫一走,太原一線宋軍失去統(tǒng)一節(jié)制,互不統(tǒng)屬,面對金軍兇猛的進攻,已成一盤散沙。

金軍進抵朔州后,城內(nèi)一支宋軍懾于金軍強大,竟打開城門,放金軍入城。朔州主將孫詡在聽聞城門被叛軍打開后,大驚失色,于是只得率親軍倉促進行抵抗,雙方進行了激烈的巷戰(zhàn)。但在金軍和投降宋軍的聯(lián)合沖殺下很快失敗,戰(zhàn)至最后,孫詡自己被殺,親軍全軍復沒,朔州陷落。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