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袁枚的《隨園詩話》記載,黃庭堅中進士后,被任命為黃州知州,這年他才26歲。一天,他在午睡的夢中,走出了州府的衙門,來到一處鄉(xiāng)村,看見一個滿頭白發(fā)的老婆婆,站在一家門外的香案前,桌上供著一碗芹菜面,口中喊叫著人的名字,黃庭堅湊近一看,那碗面還熱氣騰騰,就不自覺地端起來吃了,吃完就回府衙去了。他一覺醒來,嘴里還有芹菜的香味,這個夢的夢境很清晰,但他以為只是一個一般的夢而已,所以并不在意。
次日午睡,他又一次做了和昨天一樣的夢,口中又有芹菜香。于是他覺得這個奇夢不一般,很是奇異,于是起身走出州衙,循著夢中的道路行去。他竟然行至一個老婆婆的家門外,叩門進去,她正是夢中所見的老婆婆!黃庭堅問她有無在門外喊人吃面之事。她回答:“昨天是我女兒的忌辰,因為她生前喜歡吃芹菜面,所以我在門外喊她吃面,我每年都是這樣喊她。”
黃庭堅問:“你女兒死去多久了?”
老婆婆回答:“已經26年了?!秉S庭堅一愣——他自己正是26歲,昨天也正是自己的生辰!
他就再問老婆婆她女兒在世時的情形,以及家中還有些什么人?老婆婆回答:“我只有一個女兒。她在世時很喜歡讀書,信佛吃素,很是孝順,但不肯嫁人。她還說求來世轉為男身,做個文學家。后來到26歲她就生病死了,死的時候,她說還要回來?!?
黃庭堅其時已經很有文名了,聽見她這樣說,再問:“她的閨房在哪里,我可以看看嗎?”
老婆婆用手指著一間房說:“就是這一間,你自己進去看,我給你倒茶去?!?
黃庭堅走進了這間房里,只見臥床、桌椅之外,靠墻有一個大柜還鎖著。老婆婆回來,他問:“里面是些什么?”老婆婆回答:“全是她的書?!?
黃庭堅又問:“可以打開嗎?”老婆婆卻說:“鎖匙不知被她放哪里去了。所以一直無法打開?!?
黃庭堅心中想了一下,卻說出了鎖匙的位置,讓老婆婆找出了鎖匙,打開了書柜,發(fā)現(xiàn)里面還有許多書稿。他仔細一閱讀,原來他每次試卷的文章竟然全在這里,而且一字不差??!
黃庭堅頓時明白:他已回到了前生的老家,老婆婆便是他前生之母,這個家只剩下老母一人。于是他跪拜在地,口稱母親,說明自己就是她的女兒轉世,然后回州衙帶人來迎接老母,奉養(yǎng)終身。
后來,黃庭堅在州衙的后園里植了一叢竹,建了一間亭,命名為“滴翠軒”,亭中有他的刻像,他自題像曰:
“似僧有發(fā),是俗無塵,參夢中夢,悟身外身?!边@是黃庭堅的轉世故事。
美夢還得勤奮助
前面講了不少人因為夢中得到某種機緣,而突然IQ大增的故事,許多家長做夢都在“異想天開”?!峨S園詩話》卷四里,袁枚記載清朝毛俟園(毛藻的字)之句說:“名須沒世稱才好,書到今生讀已遲。”袁枚感嘆黃庭堅如此才情出眾,是前世就已經讀了許多書,所以才有凌云健筆。
難道真的靠美夢就可以“守株待兔”了?其實,“朝聞道,夕可死也”,讀書不分先后,隨時可讀,隨時都有長進,怕的就是畏難。不少人在文學上是有天賦的,但是僅靠天賦也是靠不住的,就是有這樣的美夢也未必成器。
馬裔孫夢大小筆。五代后唐時期的馬裔孫早年擔任河中從事,一次因事住宿于邏店,這里有上邏神祠,馬裔孫“夜夢神見召,待以優(yōu)禮,手授二筆,其筆一大一小,覺而異焉”。后來他當了翰林學士,他很驚奇地以為契合了大筆之兆;馬上又被派去知貢舉,他又在私下說:“這就是那二只筆之應?!彼M入大堂,堂吏奉上二只筆,他一看,居然大小就像昔日夢中所授的那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