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曰﹕“何夢﹖”
曰﹕“夢見還了你的債?!?
這活脫脫反映了一個不講信用的“欠債者”說在夢中已經(jīng)還了別人的債,意欲賴賬當“老賴”的取巧心理。
蘇軾曾經(jīng)在一篇《夢齋銘》里寫道:“人有牧羊而寢(入睡)者,因羊而念馬,因馬而念車,因車而念(曲)蓋,遂夢曲蓋鼓吹,身為王公。夫牧羊之與王公亦遠矣,‘想’之所‘因’,豈足怪乎!”這個牧羊人,因為自己的落魄,由面前的羊兒夢想到馬,再分別聯(lián)想到經(jīng)常在一起的車、曲蓋、鼓吹(高級官員才能擁有的車駕、樂隊),進而夢到自己當了王公——休說王公,就是夢皇帝也有可能,但是誰敢說呢?這是一個因“思”而“夢”的故事,正好反映了蕓蕓眾生對升官發(fā)財?shù)摹皾撘庾R”向往。
不過,古代雖無彩票,也還真有靠著做夢發(fā)了的。
沈萬三因夢致富。沈萬三,大家都知道他稱得上是大明首富。他富到了什么程度呢?南京城有13座城門,南門叫“聚寶門”——據(jù)說這個門就是沈萬三所捐修的,《明史》卷113《太祖孝慈高皇后傳》云:“吳興富民沈秀(即沈萬三)者助筑都城三之一”,他修聚寶門比同時開工修門的明太祖朱元璋還早三天完成,朱元璋心里窩火,在慶功宴上說:“古代有白衣天子一說,號為素封,你就是這樣的人?!北砻嫔纤欠Q贊沈萬三,實際上卻暗伏殺機了。可這個土老肥沈萬三不知天高地厚,又請犒軍。這個大明首富沈萬三愿意拿出大把的銀子,大軍百萬,一人一兩!他以為“千穿萬穿,馬屁不穿”,自己出血會得到獎賞,不料拍馬屁拍到了馬腿上,“帝怒曰:‘匹夫犒天子軍,亂民也,宜誅?!比绻皇琴t明的馬皇后勸諫,他的腦袋早就不知道搬家到哪里去了。
當然,這里面有一些是傳說,但是沈萬三的富可敵國是無可置疑的,在明史里面多處可見他的富裕。沈萬三如何有這么多的錢?有多種說法,一是掘藏致富;二是意外遇到仙人掘藏;三是海外貿(mào)易;四是得到“聚寶盆”致富,這是流傳最廣的說法。
他的“聚寶盆”又是怎么得來的?這有兩種說法,其中之一是因為一個奇夢而來:“明初,沈萬三貧時,夜夢青衣百余人祈命?!保ā秷责罚?
一大早,窮困潦倒的沈萬三看見一個漁翁手持青蛙一百余只,將要剝刳,他因奇夢而有所感悟,就買下了它們,放生于池中。此后,這些青蛙們喧鳴達旦,吵得沈萬三不能入睡,早上去驅(qū)趕它們,卻看見它們環(huán)繞著一個瓦盆,他很驚奇,拾起盆子回家,開始不知它是寶物,以為只是普通的洗手之具。誰知其妻在盆中洗手,不慎落下了一個銀物在里面,里面迅速就裝滿了銀器,不可數(shù)計。沈萬三再以金銀試之,也是這樣——真的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由此財雄天下。卻說朱元璋免其死罪,流放他到嶺南,抄家后得到這個盆子,拿給認識古董的人看,回答是:“這就是聚寶盆啊?!焙髞碇煸靶拗鹆瓿遣荒艹晒Γ寺窳诉@個神奇的盆于城下才修成,就命名這座門為“聚寶門”(《筆記小說大觀》)。
沈萬三可謂成也“聚寶盆”,敗也“聚寶盆”。不過,向往發(fā)財?shù)囊膊恢故沁@些“財迷”,就是一些名人也不例外。唐代著名的大詩人元稹有著名的悼念亡妻之組詩《遣悲懷》,其二云——
昔日戲言身后事,今朝都到眼前來。
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尚想舊情憐婢仆,也曾因夢送錢財。
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詩中,他回憶起昔日雖然貧窮,但是夫妻恩愛的溫馨場面,對比“今日俸錢過十萬”,卻無法與愛妻共享美好生活的落寞,遺憾當初自己為什么就不富有而讓妻子受苦呢?是啊,自古“財大”的人才能“氣粗”,“貧賤夫妻百事哀”,窮得叮當響的人們往往因為貧窮而受盡了盤剝者的氣,誰不向往財富和地位呢?所以,做“也曾因夢送錢財”的夢也不奇怪了。
因孝夢中發(fā)財。俗語說:“久病無孝子”,其實家貧也一樣。古人注重孝道,對于孝子往往都有傾慕之心,因此往往同情受貧的孝子。而實際上,歷代知名的孝子多出自貧窮人家,因為富家子弟沒有缺錢的經(jīng)歷,沒有捉襟見肘的窘迫,就像今天廣泛受人詬病的“富二代”一樣不知道珍惜。所以史書里,常常記載孝子的“發(fā)財夢”,它們不但不以為不該,反而有理當如此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