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相配套,同在8月份,比亞迪上海工廠開始投產,開始動力電池和電腦電池的研發(fā)。在成立比亞迪汽車1年多后,王傳福逐漸形成了一套自己的造車理念:大量采用非專利技術,迅速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在他看來,一種新產品的開發(fā),60%來自文獻,30%來自樣品,另外5%來自原材料等因素,自身的研究實際上也就占5%左右。王傳福就是要依靠決定性的“5%”的自主創(chuàng)新,使比亞迪在中國汽車市場一炮走紅。
在2004年上半年,湖北省陽新縣100多名出租車司機集體投訴,反映他們購買的西安福萊爾牌轎車開了不到1年,就陸續(xù)出現嚴重的質量問題:車梁斷裂、變速箱外殼破損、方向機損壞等等。當時有媒體甚至預測福萊爾要被淘汰出微車市場。
王傳福對劉振宇說:“不管怎么樣,中國就是這樣的國情,我是農村來的,我回家看到的路也就是這樣,你要讓農村的路能用咱們的車。”
到后來的2005年5月19日,中國共產黨深圳市第四次代表大會閉幕,會上為深圳的未來繪就了一幅美好的藍圖:建設自主創(chuàng)新型城市。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擲地有聲:“要把自主創(chuàng)新寫在我們的旗幟上!”這也是全國第一個提出建設自主創(chuàng)新型城市的城市。這在政策上對王傳福的自主造車也極為有利。
可以說,王傳福的造車理念是很值得認可的。他把安全等技術放在第一位,后來在上海斥巨資建成一個現代化的“汽車及零部件檢測中心”。這比之當初吉林老總李書福的“汽車不過是在沙發(fā)上安裝4個輪子”的造車理念進步了很多。王傳福正是伴隨著自主的路線,將造車隊駛入了正常的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