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4節(jié):國難當頭時的奮勇登場(13)

官場之惑:大宋宰相李綱的仕途生涯 作者:清秋子


利劍寒光閃閃,直逼鼻尖。鄆王趙楷與眾內(nèi)侍見狀,面面相覷,隨即惶恐而退,一場風波才算消彌。

徽宗去意已決,宰執(zhí)大臣們拗不過他。大家都知道,現(xiàn)任皇帝一走,以往的好日子就走到了盡頭。第二天,君臣在分手之前,相對痛哭了一場。

哭罷,徽宗道:"內(nèi)侍們都說禪位為大錯,真是浮言可畏!"

吳敏聽了一驚,他擔心形勢逆轉,就在人群中抗聲道:"何人說禪位為錯?請斬一人,以儆效尤,"

徽宗擺擺手,表示不想追究,當然,他也決不可能輕易改變主意。

自此,在大宋權力中心的舞臺上,他就漸行漸遠了。

我們再來看欽宗。欽宗被幾股力量推著,當了這個朝不保夕的末代皇帝。如今的龍椅,是連窮掉底的老百姓也不會羨慕的,

不過,欽宗好歹比他老爹要有正事一些,既然不得已坐上了這個燙屁股的皇位,就不能坐以待斃。三天后,他聽從執(zhí)宰們的意見,下令節(jié)度使梁方平率領禁軍精騎七千,前去守衛(wèi)黎陽津北岸,又指派步軍都指揮使何灌帶兵兩萬去扼守黃河。

這個棋路本來不錯,近三萬兵馬加上黃河天塹,肯定夠金軍喝一壺的。但后來出現(xiàn)的情況卻表明:戰(zhàn)時皇帝,光棋下得好還不行。

軍事部署完畢,欽宗馬上在延和殿召見了李綱,討教安邦定國之計。欽宗對李綱當年的直言勸諫,印象極深,特別提起了論水奏疏的事,對李綱的孤忠大加贊揚。隨后,任命李綱為兵部侍郎。

這一任命,標志著李綱從此走入大宋的政治中心,以文臣身份介入了軍事行動。

李綱叩謝后,當場向欽宗遞交了一封奏疏。

這封奏疏,抓住了欽宗與徽宗在治國理念上的差異,敦促欽宗進行政治革新。他逐個點名,痛斥"六賊"之誤國害民。他說,昔日孔子任魯國司寇,七日而誅少正卯,今陛下即位已經(jīng)累日,卻不見有決斷之舉,群臣為之猶疑。

接著,他談了為什么要換掉現(xiàn)任宰相、臺諫之臣的道理。他說,天下之事,惟有宰相可行;惟有臺諫可言。宰相坐于廟堂之上,與天子協(xié)商治國;臺諫立于殿堂之間,與天子爭是非。如果他們失職,則為宰相者何以領袖百官、安撫四夷?為臺諫者何以糾百官之邪、諫皇帝之惡?他們尸位素餐,就是無補于國家;他們沉默不言,就是危害宗社。其罪惡,不是一點點!

他說,拿掉"六賊",是"上應天心,下順民欲"的大好事。望陛下為宗社生靈大計,斷然處置。那樣的話,人心大悅,夷狄就不難抵御了!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