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個局是,趕緊改革弊政,爭取民心,雖是臨時抱佛腳,也總比不抱強。民心這東西,平時可以當它就是狗屁,但危難之際,不利用不行?。?/p>
隨即,這幾方面的部署,真真假假,虛虛實實,都分頭實施起來了。
首先是要擋一擋金軍勢如破竹的兵勢?;兆谥概申兾鬓D運判官李鄴出使金廷,通告對方:自己即將禪位,今后只當藝術家,不做皇帝了,試探金人能否給個面子同意議和?
一個小小的地方業(yè)務官員,如何在此時當起了大宋的議和使者?原來,議和之事,先前大宋君臣與金朝方面早有過溝通。
自從童貫從太原前線逃回后,金朝就派了使者來談判。當朝的宰執(zhí)大臣怕驚動徽宗,遭到責罵,就沒告訴徽宗,自行在尚書省接見金使,看他們開出的條件是什么。待討價還價后,有個較為理想的結果再上奏不遲。
這是癡老婆想漢子,一廂情愿。那大金使臣一落座,根本就不跟你來虛的,開口就說道:我大金皇帝吊民伐罪,要替大宋百姓出口鳥氣,打你個不顧民生的藝術家皇帝,此刻兩路大軍已向大宋境內進發(fā)了。
宰相李邦彥、白時中還有蔡攸等一伙,皆大驚失色,一時說不上話來。啞了半天場,白時中才戰(zhàn)戰(zhàn)兢兢地問:"如何才能令貴國緩師不攻?"
大金使者倒也爽快,一口報價道:"割地稱臣便是!"
白時中等人拿不了主意,便謊稱要稟報徽宗定奪,賞了金使好多禮物,先把他們打發(fā)回去了。
如何對付這幫盛氣凌人的使者,大臣們頗有爭議。其中蔡攸的弟弟蔡絛,意見最為激烈,他主張殺了這幾個鳥人算了。諸宰執(zhí)大臣都認為不可--這哪里行,把金人惹火了,還說不定要出多大的亂子!
正巧在這時候,地方小官李鄴上書,表示愿意充當朝廷對金的議和使者。
這真是巧啊,想要什么來什么。徽宗正愁著議和使者的人選不好找,現在居然有敢于挺身犯難的,當即準奏,把李鄴從地方官提拔為京官,封了個"給事中"的官銜,正式下了議和使者的任命。
這個李鄴,倒也不是狂妄之徒,他要攬這瓷器活兒,自然有他的金剛鉆兒--非常能說會道。此外,"國際潛規(guī)則"他也通曉,臨行前向朝廷提出:要攜帶黃金三萬兩,作為議和的潤滑油。道理固然可以服人,加上金錢的分量就更有說服力。
徽宗想想是有道理,但當前國庫空虛,一時搜羅不到這么多金子。富甲天下的主兒,關鍵時刻拿不出錢來,中國的事情歷來如此!無奈之下,徽宗下詔,命人從宮中拿出祖?zhèn)鞯慕甬Y兩個,熔成金字牌若干,交給了李鄴去做活動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