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清敬和寂

其實你不懂日本 作者:郁乃


 

清敬和寂,是日本茶道文化從古至今的精神,也是茶道的俗世倫理觀和重要的文化理念。

清敬和寂一詞,源出于日本茶道鼻祖村田珠光的茶道觀。在《數(shù)奇者名言集》和《茶事集覽》等日本古書中,都有記載。珠光是個出身于南部地區(qū)的佛寺僧人,25歲時來到京都,在三條附近隱居,視茶為友,以茶為樂,修身養(yǎng)性。

清敬和寂,是日本茶道古今不變的真諦,是被世俗社會尊重的茶道文化理念。追尋其字源,會發(fā)現(xiàn)在佛典中有“苦寂滅道”的四字真諦。在古典漢學書中,也??梢姟傲途?、清寂”等用詞造句。珠光所倡導的清敬和寂,與這樣的中國古漢語詞句,語意相近,形成了渾然天成的日本四字成語,日文稱:四字熟語。

在漫長的日本茶道文化歷史發(fā)展中,清敬和寂作為一種精神和理念,一直被傳承至今。清敬和寂與珠光之后的日本茶道奠定人利休所提倡的“一心”理念,有著承前啟后的茶道創(chuàng)新精神。在清敬和寂中,才能持“一心”修行。這是禪學意境上的日本茶道文化的唯一準則,有相的“清敬和寂”歸于無相的“一心”中。

“清敬和寂”作為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在普通的日常生活交流中,被通俗地接受并理解。比如“和”意喻主人和客人間的和氣,茶室中名分上有茶師和茶客之別,但實際上的會話交流等言行中,是沒有賓客之分的。這種和諧氛圍更深層的意義,是人與人之間相互的認可和尊敬,無敬不生和。“清”則是要求茶席中,茶師和茶客“心”的單純。塵心俗念太重的人,是不能感受坐落茶席時忘世去俗的境界的,只有心平氣和后,才能感悟到所在世界和生命的寂靜,才能看到“我”。

“清敬和寂”的宗旨,是令人心身合一,簡單快樂,一心不亂地臨世對人處事。這是對茶師也是對茶客的精神引導。平常人在俗世的日常衣食住行中所面臨的種種瑣事,都需要一心不亂的認真專注去處理,比如打掃居所衛(wèi)生,比如善待一個茶杯、一雙筷子,比如關愛身邊的家人,比如愛惜自己,比如為了求生存的上班下班之行,比如和同伴同事的相處等等。而茶師則要保持茶席和茶庭的清潔規(guī)整,一日一掃,整理整頓,對各種茶器茶具等一物一件的善用、珍惜、珍藏。

“一心”得悟茶道真諦,“一心”也得悟生命真諦。人與人,人與事,人與物,人與境,在相互和諧中形成有序的一體感。得悟“一心”之無相之禪境,從而洗滌俗世塵心雜念,得以返璞歸真,得以空明平和安寧。

從佛學典籍中,常可見到涅槃、寂靜、寂空、寂滅等詞句,日本的茶道文化,將這些佛法理念,以積極入世的人生態(tài)度去詮釋感受。所謂的“空寂”,所謂的“空無”,都是一種境界中的“無中生有”?!盁o”中蘊藏著“有”,“無”是萬象初始。“寂滅”是一種生的開始,更是一種百流歸海的無限中新“有”的誕生。在日本古籍《寶藏論》中所闡述的“道始生一,一生無為”之理念,與中國的道學理念十分相近?!盎煦纭鄙鷥蓸O,兩極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因此,從某種形式上來說,日本的茶道文化,受其禪學影響極深,而禪學又與中國的道學思想相通相融。所以,從日本茶道文化中,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社會文化的種種現(xiàn)象,了解流傳至今的日本人的神道宗教觀,從而解讀現(xiàn)代日本社會和日本人的精神層面和心理深度。日本的茶道,如果剝離了“清敬和寂”的理念,也就失去了茶道文化的精神原點,也就無從談起日本文化。

因此,清敬和寂不僅是日本茶道文化的精神,也是日本文化和宗教的精神原點,更是解讀古今日本人和日本社會的密碼,此點,毋庸置疑。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