仕(士)、相(象):屬于防守的棋子,一仕等于一相。開局階段,老將不易受攻擊,正因為如此,開局人們不愛用馬(炮)兌仕相。中、殘局時矛頭直指老將,此時急需仕相守衛(wèi),同時仕相還可以配合炮攻防或走閑著以防被困死,因此沒占便宜時不要輕易丟棄仕相。切記:缺仕宜兌車,缺相宜兌炮;花士象可防車,中聯(lián)仕相可防炮;仕相宜中聯(lián),相不輕易散邊。
帥(將):全盤棋子爭奪的目標,需要本方棋子保護。開局時不宜亂動,免得陷入麻煩中。
“戰(zhàn)爭”一觸即發(fā),雙方排兵布陣。局勢如下:
車馬象士將士象馬車
├┼┼┼┼┼┼┼┤
├炮┼┼┼┼┼炮┤
卒┼卒┼卒┼卒┼卒
├┴┴┴┴┴┴┴┤
├┬┬┬┬┬┬┬┤
兵┼兵┼兵┼兵┼兵
├砲┼┼┼┼┼砲┤
├┼┼┼┼┼┼┼┤
車馬相仕帥仕相馬車
“戰(zhàn)”亦有道
雙方對弈,如果沒有規(guī)矩,那一定會亂作一團。象棋的走棋和吃子都有嚴格的規(guī)定,每個棋子都有自己要遵守的規(guī)則,這保證了對弈的公平性和娛樂性。
首先,在對局時,象棋主張紅方先行棋,然后雙方再輪流走棋,直至終局(勝、負、平)。走棋的一方,將棋子從一個交叉點移到另一個交叉點,或者吃掉對方的棋子占領(lǐng)一個交叉點,都叫一步棋。雙方各走一步棋,就稱為一個回合。
在象棋對弈過程中,各個棋子都有自己要遵循的行棋規(guī)則。具體情況如下:
帥(將):“帥”和“將”是象棋上雙方爭奪的最終目標。它們的活動區(qū)域限定在“九宮”內(nèi)。在這個“米”形方格內(nèi),它們可以上行、下行、左行、右行,但是不能走斜線,而且每次只能走動一個格。另外要注意的一點時,雙方的“帥”與“將”這兩個棋子不能直面相對,否則將判走方為負。
仕(士):“仕(士)”是“帥(將)”的近身侍衛(wèi),它們也被限定在“九宮”內(nèi),而且它們只能在“九宮”內(nèi)的斜線上行走,每步一格。
相(象):“相(象)”分布在“九宮”外,它們行棋時走對角線,每步走兩個格。因為這樣走出的恰好是一個“田”字格的對角線,所以簡單地說成是“象走田”?!跋啵ㄏ螅敝荒茉诒痉疥嚨鼗顒?,不可以走過“河界”。另外,如果在它要走的“田”字格中央有棋子,它就不可以走這一步,俗稱“塞象眼”。
車:“車”的活動范圍沒有限制,可以橫走、豎走,只要沒有棋子擋在前面,它的行棋步數(shù)沒有限制。一個“車”最多能夠控制棋盤上的十七個點,所以有“一車十子寒”的說法。
炮():“炮()”在不吃棋子時,可以同“車”一樣在棋盤內(nèi)活動。
馬:“馬”的行棋方式與“象”相似,但是“馬”走的是“日”字格對角線,一般叫做“馬走日”。因為“馬”在周圍沒有阻擋的前提下有八個著棋點可以走,所以有“八面威風”的說法。但如果在“馬”要行棋的方向有棋子擋住,那“馬”就不能走這步棋,俗稱“蹩馬腿”。
兵(卒):“兵(卒)”在沒有過“河界”之前,只能一步一格向前走;越過“河界”之后,它們便可以朝前、左、右三個方向行棋,一步還是只能移動一個格。
了解了棋子們?nèi)绾巫邉又?,就可以進行“吃子”了。在行棋的時候,如果發(fā)現(xiàn)你要行棋的目的地上是對方的棋子,那就可以用自己要走動的棋子吃掉對方的那顆棋子。結(jié)果就是你的棋子落在了想要落的位置,把對方礙事的那顆棋子拿出棋盤。
在吃子方式上最特別要數(shù)“炮()”,它們吃子的時候,在它們與被吃掉的對方的棋子之間必須要隔一個棋子(自己的或?qū)Ψ降亩伎梢裕?,一般叫做“架炮”或“炮打隔子”?/p>
就這樣,你吃掉我的棋子,我吃掉你的棋子,互相“廝殺”。那究竟什么時候結(jié)束呢?難道要把對方的棋子吃光?當然不是。在象棋中,最終的勝負都決定在“帥”或“將”的身上,一旦它們被對方吃掉或不能移動了,對方就勝利了。
奇趣小貼士
楚河漢界的由來
棋子活動的場所叫“棋盤”。在長方形的平面上,繪有九條平行的豎線和十條平行的橫線,它們形成九十個交叉點,棋子就擺在交叉點上。在棋盤的中間部位有“河界”。而河界的由來則是源于歷史上的“楚漢戰(zhàn)爭”。
據(jù)史料記載,“楚河漢界”在古代的滎陽成皋一帶,該地北臨黃河,西依邙山,東連平原,南接嵩山,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公元前203年,劉邦出兵攻打楚國,項羽彈盡糧絕,于是被迫答應(yīng)了“中分天下,割鴻溝以西為漢,以東為楚”的要求,從此也就有了楚河漢界的說法。至今,在滎陽廣武山上還保留著兩座遙遙相對的古城遺址,西邊那座叫漢王城,東邊那座叫霸王城,傳說就是劉邦、項羽所筑。在兩城中間有一條寬約300米的大溝,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鴻溝,也是象棋盤上所標河界的依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