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明白愛一個人是什么意思嗎?你愛一棵樹、一只鳥、一只寵物,你去照顧它、喂養(yǎng)它、關(guān)愛它,即使它不給你任何回報,不跟隨你,你仍然愛它,這種愛你能了解嗎?大部分的人都不是以這樣方式去愛,我們一點(diǎn)也不明白這種愛,因?yàn)槲覀兊膼塾肋h(yuǎn)被焦灼、嫉妒、恐懼等所限,這意味著,我們在內(nèi)心是依賴著他人的,我們其實(shí)是希望被愛。我們并不是愛了之后,便把它留在對方那里,我們同時還要求回報,在這個要求之中,我們就變成了依賴的人。
因此,自由與愛是并存的。愛不是一種反應(yīng),如果我愛你是因?yàn)槟銗畚?,那么這只是交易,愛變成了在市場上被買賣的東西,那顯然不是愛。愛是不要求回報的,甚至不感覺你給予了什么,只有這種愛才能使你了解自由。
可是你的教育沒有教你去了解這種想法。你學(xué)會了數(shù)學(xué)、化學(xué)、地理、歷史等,然后教育就算完成了,因?yàn)槟愕母改肝┮坏目紤]就是幫助你找到一份好工作,在生活中得到成就。如果他們有錢,他們會送你出國。他們?nèi)康哪康暮褪郎掀渌娜艘粯樱褪窍M阍谏鐣嫌胸敻?、有地位。然而你爬得越高,你為他人帶來的不幸就越多,因?yàn)榕赖礁咛?,你就必須競爭,必須殘忍?
所以父母把孩子們送到學(xué)校去,但學(xué)校里有野心、競爭,一點(diǎn)愛也沒有。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社會不斷在毀壞、不斷在掙扎的原因。雖然世上的政治家、法官及所謂的圣人都在談和平,其實(shí)一點(diǎn)意義也沒有。
現(xiàn)在你我都必須了解有關(guān)自由的所有問題。我們一定要找出愛的真諦,如果我們不能愛,我們就永遠(yuǎn)不可能深思、專心,我們也永遠(yuǎn)不可能體恤。你明白什么是體恤別人嗎?譬如你看見路上有一顆尖銳的石頭,許多雙赤腳從上面走過,你把尖石移開,不是因?yàn)橛腥艘竽氵@么做,而是因?yàn)槟隳荏w會那些人的感覺,不管那些人是誰,也許你永遠(yuǎn)不會再碰到他們。
種一棵樹并且關(guān)愛它,看著河水流動,欣賞大地的豐美,觀察飛鳥的美妙翱翔,有一顆敏感的心,對生命的偉大律動開放胸懷——這一切都需要自由。你能愛才能有自由,沒有愛就沒有自由;沒有愛,自由只是沒有價值的觀念。所以只有那些了解并消除內(nèi)心依賴的人,才明白愛是什么,才能得到自由。只有這些人才能帶來一個新的文明,不同的世界。
問:欲望的源頭是什么?我如何把它消除?
克:這個問題是一位年輕人提出的。他為什么要把欲望消除呢?你明白嗎?他是一位年輕人,充滿了生命與活力,他為什么要消除欲望呢?有人告訴他,沒有欲望是大德行,不受欲望約束就可以認(rèn)識上帝或其他所謂的終極目標(biāo),所以他會問:“欲望的源頭是什么?我如何把它消除?”但是這種想把欲望消除的沖動,本身就是欲望的一部分,不是嗎?它其實(shí)是被恐懼所驅(qū)動的。
什么是欲望的源頭、線索及開始?當(dāng)你看見一件吸引人的東西,你想要它。你看見一部車子、一艘船,然后你想擁有它,或是你想要達(dá)到有錢人的地位,或成為靈性上師,這就是欲望的源頭。眼見、身觸都是感官的刺激,在感官的刺激中升起了欲望。因?yàn)檎J(rèn)識到欲望會帶來沖突,于是你才會問:“我要如何才能從欲望中解脫?”所以你真正想要的不是脫離欲望,而是脫離欲望所引起的擔(dān)憂、焦灼和痛苦。你想從欲望的苦果中解脫,而不是脫離欲望本身,這是必須了解的重點(diǎ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