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的人并不是沒有學問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當一個有學問的人依賴書本、知識和權威,借著它們以獲取了解,那么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認識而來,而自我認識,乃是一個人明白他自己的整個心理過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自我了解,因為整個生活是匯聚于我們每個人的身心。
無知的人并不是沒有學問的人,而是不明了自己的人。當一個有學問的人依賴書本、知識和權威,借著它們以獲取了解,那么他便是愚蠢的。了解是由自我認識而來,而自我認識,乃是一個人明白他自己的整個心理過程。因此,教育的真正意義是自我了解,因為整個生活是匯聚于我們每個人的身心。
目前我們所謂的教育,只是由書本聚集見聞、知識,這是任何懂得閱讀的人都辦得到的。這種教育提供了一條巧妙的逃避自我之途,如同其他所有的逃避方式一樣,它無可避免地制造出有增無減的苦難。沖突和混亂,是由于我們和他人、事物、概念之間差錯的關系而產生,除非我們了解此項關系而改變了它,否則,僅僅知識的學習和堆砌,各種技能的獲取,都只會將我們導向更深的混亂和毀滅。
在我們現在的社會里,我們將子女送入學校,學習一些技能,借此在來日謀生。我們對孩子最急切的渴望,就是將他塑造成一個專家,希望給予他一個安全的經濟地位。然而,技術的訓練能使我們了解自己嗎?
雖然,顯而易見的,懂得念書寫字、學習土木工程或其他某種職業(yè),是必需的,然而技術能給予我們了解生活的能力嗎?技術,無疑地,是次要的;如果技術是我們惟一奮力以求的東西,那么我們就摒棄了生活中最主要的東西了。
生活,是痛苦、喜悅、美、丑、愛,一旦我們將它整體地加以了解,那么這項了解在各方面都會創(chuàng)出它應有的技術。不過,相反的說法就不是真的了:技術永遠無法產生創(chuàng)造性的了解。
今日的教育已全盤的失敗,因為它過分強調了技術。由于對這種技術的過分強調,我們便毀滅了人。磨練技能和效率,然而對生活卻不了解,對思想、欲望的行蹤不能領悟,只會使我們變得日益殘暴無情,以致于觸發(fā)戰(zhàn)爭,危害了我們肉體上的安全。由于單單培養(yǎng)技術,已經制造出許多科學家、數學家、造橋工程師、征服太空的人,但這些人了解生活的整體過程嗎?一個專家能把生活加以整體地體驗嗎?惟有當他不是專家時,這才有可能。
技藝上的進步,在某種層面上,確實為某些人解決了某些問題,然而,它也帶來了更深更廣的問題。生活在某種層面里,而忽略了生活的整體過程,必然會招致不幸與毀滅。每一個人最大的需要和最迫切的問題,乃是對生活要有整體的了解,這才足以使他面臨生活上日益增加、錯綜復雜的問題。
技術上的知識雖然重要,它卻不能解決我們內心的壓力和心理上的沖突;由于我們獲得了技術上的知識,而缺乏對生活整體過程的了解,所以技術變成了一種毀滅的手段。一個知道如何分裂原子,而內心卻沒有愛的人,便成了一只恐怖的怪物。
我們依照自己的才能而選擇一項職業(yè);然而,遵循一項職業(yè)就能使我們免于沖突和混亂嗎?某種技術的訓練似乎是必須的;但是,當我們個個都變成工程師、物理學家、會計師之后——又怎樣了呢?從事一項職業(yè)便是生活嗎?顯然我們大部分人都以為如此。我們的職業(yè)可以使我們在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里保持忙碌;然而,我們所制造出來且使我們如此著迷的種種東西,卻正好引起了毀滅與不幸。我們的態(tài)度和價值觀念,將一切事物和職業(yè)變成忌妒、痛苦和仇恨的工具。
只有工作而不了解自己,會導致挫折,以及因為挫折,而借著各種有害的活動以逃避的種種方式。只有技術而沒有了解,會導致仇恨與殘暴——這些我們卻用聽來悅耳的言詞加以掩飾。如果技術與效率的結果是自相毀滅,那么強調它們又有何價值呢?我們的技術進步是神奇的,然而它只增強了我們互相毀滅的能力,而在世界各處,卻存在著饑饉與貧窮。我們并不和平、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