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zhàn)爭是一種心態(tài),所有從這個心態(tài)中衍生的行動,要不就是強化了敵人(被視為惡魔的一方),要不就是:即使贏了這場戰(zhàn)爭,反而創(chuàng)造出另一個新的敵人——和被打敗的對手相同,或通常是更邪惡的惡魔。在你的意識狀態(tài)和外在實相之間,有著一個非常深的互聯(lián)性。當你被類似“戰(zhàn)爭”這種心態(tài)掌控時,你的認知能力不僅具有極端的歧視性(selective),而且會被扭曲。換句話說,你只會看見你想要看的,然后以錯誤的方式闡釋。你應(yīng)該可以想象得到,從這種妄想式的思想體系中所衍生的行動,會是什么樣子。你也可以不去想象,只要看看今晚的電視新聞就知道了。
仔細地辨識小我的真面目:集體的功能失調(diào),人類心智的病態(tài)瘋狂。當你能認出小我的真面目時,就不會將它誤以為是某個人的身份了。一旦你看出了小我的真貌,就不會輕易對它產(chǎn)生反應(yīng)。也不會認為它是沖著你來的。那就不會再有抱怨、責(zé)難、控訴或是怪罪了。沒有人是錯的,只是某個人內(nèi)在的小我在作祟罷了。當你能夠明白人們或多或少都是為心智里的這個相同的疾病所苦的時候,慈悲心就油然而生了。你就不會再去助長小我人際關(guān)系中的戲劇事件(drama)。助長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去反應(yīng)(reactivity)。小我是因它而興旺的。
你要平安還是戲劇事件
你要平安。沒有人不要平安的。但是在你之內(nèi)卻有別的東西想要戲劇事件,想要沖突。你此刻可能無法感受得到??赡苄枰栌赡臣碌陌l(fā)生、甚或只是一個思想,來觸動你內(nèi)在的反應(yīng):例如,有人對你多方責(zé)怪、不認同你、侵犯你的領(lǐng)域、質(zhì)疑你做事的方法、對金錢上的爭執(zhí)等等。這個時候,你是否感受到那股涌向你的巨大力量——恐懼的力量,有時候是隱藏在憤怒或敵意之下的恐懼?你是否能夠聽到自己的聲音變得嚴厲或尖銳,或是很大聲而且低八度的聲音?你是否能夠覺知到你的心智立刻沖上前去護衛(wèi)它的立場,自圓其說,攻擊或是責(zé)怪?換句話說,你是否能夠在那一刻的無意識中覺醒?你是否感受到自己內(nèi)在的某處正在交戰(zhàn),它覺得遭受了威脅,而且想要不計一切代價地求生存,它需要這個戲劇事件,以便聲明它的身份——這場戲劇性演出中的勝利者角色。你是否可以感受到內(nèi)在的某個部分,寧愿要公道而不要平安?
超越小我:你的真實身份
當小我在戰(zhàn)爭中時,你要明白它只不過是一個為了生存而抗爭的幻相。那個幻相認為它就是你。一開始就想成為觀察的臨在(witnessing presence)并不容易,尤其是當小我正處于掙扎求存的狀態(tài),或是源自過去的某種情緒模式被觸動了,但是,只要你嘗試了一次,你的臨在力量就會加強,小我也會失去對你的掌控。而此時,就會有一個比小我和心智更強大的力量進入你的生活中。如果想要從小我之中解放出來,只需要對它有所覺察,因為覺知和小我是無法共存的。覺知是隱藏在當下時刻的力量。所以我們也可以稱它為臨在(presence)。人類存在的最終目的,或者說是你的人生目的,就是要把這股力量帶到世界上來。這也是為什么想要從小我之中獲得解放這件事,不應(yīng)該作為未來某個時間點應(yīng)該達成的目標。因為只有臨在才能將你從小我之中解放,而你也只能在當下的時刻臨在,不能在昨天或是明天。唯有臨在可以化解你內(nèi)在的過去,因而轉(zhuǎn)化你的意識狀態(tài)。
什么是靈性的領(lǐng)悟?就是相信你是一個靈性的存在嗎?不是的,這只是一個想法。這個想法只比你相信出生證明上你的身份的那個想法,更接近真相一點點而已,但它仍然只是一個想法。靈性的領(lǐng)悟就是清楚地看見:我所感知的、經(jīng)驗的、想到的、感覺到的,最終都不是我,我無法在這些稍縱即逝的東西當中尋找到我自己。佛陀應(yīng)該是人類當中第一個看清楚這個事實的,因此無我(anata)就成了他教誨的中心思想之一。當耶穌說,“否認你自己”,他的意思是:去除(化解)自我的幻相。如果這個自我——小我——是真正的我,那么去否認它就是一件很荒謬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