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2年的年初,克里希那和尼亞搭船從科倫坡到澳大利亞悉尼參加通神會議。克里希那和賴德拜特已經(jīng)十年未見,他似乎很高興見到昔日的老師。在悉尼又不斷有人指控賴德拜特的同性戀行跡,通神學會較嚴肅的會員因而大為不滿,克里希那當時盡了最大的力量安撫這些人。
在悉尼他也見到了衛(wèi)奇伍德。那時衛(wèi)奇伍德已經(jīng)是自由派天主教會正式任命的主教,1916年,他任命賴德拜特為自由派天主教會駐澳大利亞的區(qū)域主教。賴德拜特非常高興,因為不但有任命儀式,還有豪華的圣袍可穿,同時還要誦念新編的英語祈禱文。
當時尼亞的身體仍然不太硬朗,會議結(jié)束以后,兩兄弟決定繞道舊金山返回歐洲。通神學會駐美國的總干事威靈頓先生也在悉尼開會,他邀請克里希那和尼亞到加州奧哈伊住一段時間。那是一個靠近圣巴巴拉的印第安古城。當?shù)貧夂蚋稍铮瑢Ψ谓Y(jié)核很有幫助。在他們離開悉尼時,賴德拜特從指導靈庫特忽米那里得到一個訊息,深深打動了克里希那。
那是一段很長的旅程,尼亞上船后健康突然急速惡化,后來總算恢復了精神,不久他們便抵達加州。那是他們第一次游美國,克里希那對于鄉(xiāng)間的美景十分入迷,有一回游畢紅木森林,他禁不住贊嘆那些神木如天主教的大教堂一般偉大。
克里希那和尼亞終于到達奧哈伊,他們住在一個木屋里,周圍有六英畝的空地,后來安妮·貝贊特將土地買下送給兩兄弟,取名為威哈拉,意思是高人的修院。
每天早上克里希那穆提開始有規(guī)律地靜坐,他很驚訝自己的心念反應竟是那么自在,他可以一整天專注地觀想彌勒尊者。他形容自己在那期間愈來愈平靜,愈來愈沉著。他所有的人生觀跟著在改變,內(nèi)心的門也開了??死锵D悄绿嵩趭W哈伊寫了一封信給賴德拜特。你是知道的,多年來我沒有真正快樂過,我接觸的每件事都令我不滿,我的心智狀態(tài)也十分凄慘。比起在澳洲時,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改變太多,我一直不停地思索當時從指導靈庫特忽米那里得來的訊息。1922年8月,克里希那穆提突然進入激烈的靈性覺醒過程,從此他的生命便整個改觀了。印度傳統(tǒng)認為,瑜伽士如果深入探索迷津一般的意識領(lǐng)域,就有可能覺醒體內(nèi)的識能拙火,全然不同的心靈現(xiàn)象就會產(chǎn)生。那是深入內(nèi)心未知領(lǐng)域的旅程,拙火覺醒的瑜伽士,敏感度將逐漸提升,因此會有一段極危險的過程,甚至可能陷入瘋狂或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