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在這里除講到了"真人"、"眾人"之外,還講到"屈服者","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屈服者是什么樣子?就像斗敗了的公雞,斗敗了的狗一樣!這個時候你再看他說話,馬上就低聲下氣了,又緊張,又顫抖,說話時喉嚨里就像有東西鯁著吐不出來一樣。從這里我們就能感覺到各種不同的人,真人、普通人、落難的人(屈服者),在氣上給人的不同感覺。
平時我們看人,只要一看他的臉色,聽他一說話,就知道他處于一種什么狀態(tài)之中。如果你看他神閑氣定的樣子,那就很了不得!如果聽一個人說話,盡在喉嚨里出聲音,那就算是他有點小見識,也沒有啥料理頭。如果一個人是"屈服者",說話吞吞吐吐的,那多半就是惹了禍的,有時候呢,這種人就會讓人覺得很不舒服。這些都是方法,通過語言、通過氣息的交感,我們就可以把一個來訪者的狀況大致地做一番了解。
"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在佛家比較講究戒律,在道家、儒家,也都比較講究清心寡欲。為啥子都要講究清心寡欲呢?嗜欲,是每個人都有的,酒色財氣,哪個人沒有?但是我們能控制,讓這個嗜欲不過度就行了。如果過度了,嗜欲深了,這個嗜欲就會變成你的累贅。一旦成了你工作、生活上的累贅,自然你在理性上的負擔也就加重了。什么是天機呢?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靈氣和道心。天機淺,就是靈氣和道心淺了。如果你主要的精力都花在酒色財氣上去動腦筋、去享受,那你哪兒還會有修道的本錢呢?自然就是道心淺了。這樣哪里還有什么靈氣呢?
天機,是我們自身具備的,并不是外界有一個什么玄妙的天機要去獲取。你自己嗜欲一深,你的天機就淺了;而你的嗜欲一淡了,你的天機自然就會厚起來。你天機厚了,在道上你就會很方便,很如意,你就能行走自如。
當然,嗜欲和天機,也不能截然分開,打做兩截。成都一位老道,屋子里有一副對聯(lián):"酒色財氣,有度皆可養(yǎng)生;貪嗔癡慢,無著便是菩提。"這副對聯(lián)的意思看起來很高明??!但是,怎樣才能使這個酒色財氣變成養(yǎng)生之用,怎樣把貪嗔癡慢轉(zhuǎn)化成菩提呢?這副對聯(lián)里也教了你方法:一個是有度,一個是無著。如果我們陷在里面了,那就不行;如果我們要徹底斷絕這些東西,徹底割掉這些資本主義的尾巴,那也不行!這個樣子就要把人弄成機器人,弄成瓜兮兮的人了。這是不近人情的,不是道人所為。道人也是有情的,菩薩翻譯成漢語是"覺有情"嘛。大家都有情,他如果沒有情,那還叫什么"覺有情"呢?
所以,我們在看一個人的時候,要看他是否嗜欲深。比如,麻將就是一種嗜欲,高爾夫球就是一種嗜欲,網(wǎng)球還是一種嗜欲,喝酒也是一種嗜欲,當然那些抽大麻、吸海洛因的,就更是不折不扣的嗜欲了!我們看一個人,就要從這些方面通盤來看:他在這個社會的習染上,有沒有偏好,有沒有偏愛?當然,如果是好道就不說了,但如果好道好得太"枯"了,只曉得為道而道,那就成了空空道人了!這樣就仍然圓滿不起來。因為道是豐富的、活潑潑的,不是枯寂的。這兩方面如何把它平衡起來,如何讓它運轉(zhuǎn)起來?就需要我們自己在這些方面留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