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的工作本應是用來維護中產階級的利益的。機器可以代替人把設備搬上樓,但是永遠不能代替人去接電話或者發(fā)傳真。
當然,機器已經代替人干了一部分工作,而更為糟糕的是,在競爭壓力(或者是貪婪的本性)的驅使下,一些公司甚至想把工人變成機器。
如果工作量是可以評估出來的,就能更快完成。
如果評估結果可以編成手冊,就可以把活兒外包出去。
如果可以把活兒外包出去,就能更便宜。
最終的結果就是造就了無數垂頭喪氣的員工,每個人都白白浪費了自己的才華,像個機器人一樣地工作。每個人都在爭分奪秒地制定一個又一個的政策、打通一個又一個的電話、診斷一個又一個的“病人”。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
平均化時代已經結束了
對于已經成為龐大機器上的一個小齒輪的工人來說,他們再也無法獲得公平的對待了。
之所以要強調這個,是因為這點是眾所周知的。學校和社會也在對下一代人灌輸這種思想。
現在,我們需要的是“禮物”、人際關系和人性化的工作--還有能夠創(chuàng)造這些的藝術家。
領導者不需要地圖或者一系列的規(guī)章制度,當然,離開地圖的生活需要不同的生活態(tài)度。這就要求你,要成為“關鍵人物”。
關鍵人物是未來高價值公司中必不可少的成員。他們雖然不能給公司帶來資金或者昂貴的設備,但也不會僅僅盲從于操作指南來付出勞動。關鍵人物是不可或缺的,是公司未來發(fā)展的驅動力。
那么這本書接下去要說的就是怎樣正確地轉變你的態(tài)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