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巴黎:西方社會革命的幽靈(4)

工業(yè)革命:變革世界的引擎 作者:(美)R.R.帕爾默


路易·拿破侖·波拿巴的崛起

在法國,在六月起義以后,制憲議會(以及事實上作為獨裁者的卡芬雅克將軍)便著手擬定一部共和憲法草案。鑒于騷亂剛剛過去,它決定,由成年男子普選產(chǎn)生的總統(tǒng)應(yīng)擁有強大的行政權(quán)力;還決定,在完全擬定憲法的其他條文以前,就立即選出總統(tǒng)。當時有四個總統(tǒng)候選人:拉馬丁、卡芬雅克、賴德律—洛蘭與路易·拿破侖·波拿巴。拉馬丁主張成立一個帶有某些含糊不清的道德的和理想主義的共和國;卡芬雅克則主張成立一個有紀律有秩序的共和國;賴德律—洛蘭的主張是成立一個略受遏制的社會思想的共和國;而波拿巴的主張卻并不很明確。然而,1848年12月,他卻以540萬壓倒優(yōu)勢的選票當選;卡芬雅克僅獲150萬張票;賴德律—洛蘭,37萬張票;拉馬丁,萬張票。

這樣,第二個拿破侖便開始踏上了歐洲的舞臺。路易·拿破侖·波拿巴生于1808年,是偉大的拿破侖一世的侄兒。當他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路易·波拿巴是荷蘭的國王。當拿破侖一世的兒子于1832年去世時,路易·拿破侖便開始在波拿巴家族里處于領(lǐng)導地位。他決心恢復(fù)帝國的光榮。1836年和1840年,他同一小群同伙先后在斯特拉斯堡和布洛涅試圖奪取政權(quán),這就是20世紀所說的暴動。這兩次暴動都可笑地失敗了。他被押到哈姆要塞,受到終身監(jiān)禁。但到1846年,他裝扮成一個石匠,大模大樣地走出監(jiān)禁場所,逃之夭夭。他曾表現(xiàn)出先進的社會和政治思想。他寫過兩本書,一本叫《拿破侖思想》,聲稱他的有名的叔父是被反動勢力所歪曲和挫敗了的。另一本書叫《貧窮的消滅》,其內(nèi)容如同當時出版的其他許多小冊子一樣,帶有反資本主義的內(nèi)容。但是,他并不是“無政府主義者”的朋友。1848年春,當他還在英國避難時,曾經(jīng)充當威靈頓公爵的臨時警察,反對憲章派的宣傳鼓動。不久,他回到法國。在六月起義和起義失敗后的迫害活動中,他都沒有卷入,因而被認為是老百姓的朋友,同時又是維護秩序的信仰者;而且他的名字叫做拿破侖·波拿巴。

20年來,颶風掀起的巨浪曾激蕩著人們的心靈。關(guān)于拿破侖的傳說到處在流傳。在農(nóng)民的村舍里到處掛起了過去皇帝的照片,農(nóng)民們喜悅地設(shè)想,是拿破侖曾經(jīng)給予他們自由的土地所有權(quán)。1836年凱旋門的建成,更使人們懷念起帝國時期的光榮。1840年,人們從圣赫勒拿島把皇帝的遺骨運回巴黎,莊嚴地把它移葬在塞納河岸邊的榮譽軍人院。所有這一切都是在政府掌握在少數(shù)人的國家里發(fā)生的,而大多數(shù)人除了在革命中獲得的一點經(jīng)驗以外,缺乏政治經(jīng)驗或者政治辨別力。1848年,當千百萬人有生以來頭一次突然地被召去投票選舉總統(tǒng)時,波拿巴的名字是他們一向不斷聽到的唯一的名字。一個老農(nóng)這樣說道:“我怎么不應(yīng)該投這位先生一票呢?我是在莫斯科凍僵過鼻子的人?!?/p>

這樣,路易·拿破侖親王便以壓倒性的人民擁戴而成為第二共和國總統(tǒng)。在選舉中,只有一個軍事指揮官是他軟弱無力的對手。不久,他便看出了風向。1849年5月,制憲議會自動宣告解散,而代之以新憲法中所規(guī)定的立法議會。盡管新的立法議會是根據(jù)新的共和國憲法的條款成立,而且是由成年男子普選出來的,但是對于共和國來說,它是一個陌生的議會。在立法議會中,有200名(中議的三分之二)新選出來的第二共和國的代表,實際上屬君主派,不過他們又分為勢不兩立的兩大派:一是擁護查理十世路線的正統(tǒng)派;另一是擁護路 易·菲利普的奧爾良派。有三分之一的代表自稱為共和派;而其中,約有180名屬于這種或那種的社會主義者,只有約70名代表屬于“政治”共和派(或者老式的共和派)。對于后者來說,主要的爭論并不在于社會結(jié)構(gòu)本身,而是政府結(jié)構(gòu)問題。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