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Part1 內臟也有各自的“性格”(2)

喜歡照鏡子的女人不會老 作者:(日)山村慎一郎


D.“喜悅”器官——心臟

“Happy”這個詞聽上去很不錯,可是若心臟功能不好的人,因一點小事就容易情緒激動、興奮過度,發(fā)出像魚鷹鳴叫那樣尖銳的笑聲。過于喜悅容易傷心氣,所以,常常放聲大笑的你要多保護自己的心神,收斂一些激動,發(fā)出淑女般會心的一笑吧。

在飲食上,紅色的食物對心臟有益,多吃諸如紅椒、胡蘿卜一類的食物。同時,一定要少吃苦味的食物,因為苦味的食物是入心的,吃得過多會影響心臟的健康。

E.“憂郁”器官——腎臟

脾臟功能不好的話,人會變得容易憂思過度,好走極端。情緒會變得不穩(wěn)定,容易懷疑別人,往往會患上精神性疾病。同時,憂思也會傷脾。有趣的是,在很多古代中醫(yī)治病的故事里,面對那些憂思過度,氣息懨懨又無藥可治的患者,聰明的大夫就會根據(jù)五行中肝木克脾土的原理,用“以情勝情”法,故意激患者發(fā)怒,讓肝氣沖破郁結的脾氣,最后讓患者不藥而愈。這也告訴大家,過度的情緒都是會傷害我們的身體健康的,一定要注意避免。

反過來,如果脾臟功能變好的話,人們就能更容易地從一點點小事中體會到幸福,只是看到明媚的陽光,心情就能燦爛起來。

在飲食上,黃色的食物對脾有益。黃色的食品如香蕉、蘋果、紅薯、黃豆、玉米等;而甜食入脾,吃得過多會影響脾功能。大家都還記得,小時候大人都不肯給小孩在飯前吃甜點,就是因為甜食讓人有飽脹感,影響消化功能,會導致胃口下降。

2.食量有講究,才能打造真正完美的身材

Part1 食物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人們常說“人是鐵,飯是鋼”,但食物并不是吃得越多越好。當然,對于那些節(jié)食減肥的人來說,也不是越少越好。了解自己合適的食量,遵循適量規(guī)律也是身體健康的法則之一。

A食量過少不行

飲食過少的話,人的五臟六腑和人體的氣、血、水便失去了滋養(yǎng)的源泉,導致活動能力下降、肉體和精神功能喪失,精神萎靡等。長期飲食過少,甚至可能導致身體崩潰,因此,如果你正在以節(jié)食的方式進行減肥,請一定要注意身體的狀態(tài),吃過少了,就多吃一點吧。

B.食量過多也不行

吃得過多,喝得過多,會超過胰臟和胃腸的消化能力,這些器官功能下降的話很容易出現(xiàn)便秘以及痔瘡等。

此外,哮喘、咳嗽、嘔吐、腹瀉、頭痛、吐血等也有可能是飲食過量導致的。

對于老人、幼兒以及處在恢復期的病人,人們總是希望他們能多吃,多吸取營養(yǎng),快點好起來。所以往往會讓他們吃得過多,這一點需要特別引起注意,千萬不要適得其反。

3.即使每天吃便當,也要熟知食物的五行

食物具有寒、熱、溫、涼的性質,另外還有酸、甘、苦、辛、咸五種味道。因為喜歡某種味道就只吃那一類東西,或者總吃味重的東西,就會損害健康,引發(fā)疾病。

A偏寒涼,腸胃易受傷

夏季成熟的、水分比較多的水果和瓜類大多屬于寒涼性質,也就是說具有使身體變冷的功能,如果喜歡這類食物并且常吃的話,腸胃便會受涼變弱,影響對食物的消化吸收。

一旦腸胃開始有了障礙,身體不能吸收水谷精華,五臟全體便會發(fā)寒,引起疼痛、浮腫等寒濕癥狀。

B偏熱辣,潰瘍找上門

日常生活中,如果我們除了食用過多的蔥、姜、辣椒、胡椒、大蒜等辣味食物外,還每天食用以煎、炒、炸等方式制作的使身體變熱的食物的話,胃和脾臟便會發(fā)熱。一旦胃和脾臟發(fā)熱,潰瘍和腫塊就很容易找上門來。

C.消化不良,只因味重食物食用過多

如果長期過度食用味道重、油膩的食物,血液會變得黏稠(變成惡血),血液流動不暢,容易患心臟和循環(huán)器官的疾病,會出現(xiàn)腹部脹滿、消化不良、味覺異常、腹瀉、排便酸臭等癥狀。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