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的知遇之恩和栽培之情怎樣才能報(bào)答得完呢?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給了曾國藩太多榮耀的皇帝,他的一生又是怎樣的一生呢?
所有的史書上關(guān)于道光的生活都是這么寫的:每天早飯都是召小太監(jiān)到城門外買五個燒餅,自己吃兩個,老婆(皇后)吃兩個,兒子(皇后生的兒子)吃一個。
你可以說他摳門、吝嗇,但是,大清國當(dāng)時也確實(shí)沒有多少銀兩讓他奢侈。
作為一國之君天天早餐只吃兩個燒餅,這并不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通過簡單的分析我們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這樣的一個皇帝,他的內(nèi)心隱藏著多大的壓力和痛苦。
沒有哪一個皇上登基以后只想吃喝玩樂,畢竟,在其位謀其政是一種常識,道光帝也希望自己能夠治理好國家,也希望在自己的統(tǒng)治時期能夠?qū)崿F(xiàn)國泰民安,但是,大清國發(fā)展到自己的統(tǒng)治時,早已成了扶不起的阿斗了。
道光帝有心殺賊、無力回天的遺憾和惆悵困擾了他的一生,但是不排除他也曾經(jīng)像每一個年少輕狂的少年一樣有過一段不算光彩的過去,然而忙碌了一生以后,他得到了什么呢?他是否曾經(jīng)也像普通人一樣感受到了幸福的來臨呢?而如今他的幸福又在哪里呢?
想到這,曾國藩真想放聲號啕大哭,皇上呀,您可不能死呀!您還有很多福沒享呢。不過這像是在哭皇上嗎?倒不如哭我的前途呀,可不能就此斷送了呀!更準(zhǔn)確。
此時的曾國藩或許也只是在為道光的死而痛恨上天的殘酷,或許他根本就不曾想過,自己在忙碌了一生以后,又會是什么樣的結(jié)果。
或許太多的人都一樣,在自己春風(fēng)得意的時候,可以為別人的不幸掉眼淚,卻不曾想過自己可能也有那么一天,可能比別人的結(jié)局更凄慘、更悲涼。
此時的道光帝,就連召人念遺詔的一個微小的動作都要拼了老命來完成,哪還有心思去想,臣子們眼淚背后又隱藏著怎么樣的想法呢?或許他早就知道,只是不愿去答理了,畢竟這一切都將和自己沒有關(guān)系了,反正都要死了,再想這些有什么用呢?死去原本萬事空。
正當(dāng)曾國藩還在心中暗自叫苦的時候,只聽皇上的貼身太監(jiān)曹公公念道:
“立四皇子奕為皇太子,封皇六子奕為親王。”
之后,眾臣跪安,也好留給皇上自家人說點(diǎn)私事。
皇家不比尋常人家,皇上死了在他們家的人看來也并非完全是壞事,在這個君權(quán)世襲的社會里,皇上一個人的倒下,就意味著有另外一個人可以以更昂揚(yáng)的姿態(tài)站起來。
現(xiàn)在新皇上已定了,在爭奪皇權(quán)的斗爭中勝出的一方,一定懷著無比喜悅的心情跪在道光帝面前肆意地流著眼淚;而敗下的一方,一定哭得死去活來,不僅為道光的死,還為他們隨之而去的希望……
從皇宮出來,曾國藩真是萬分的不甘心,可是又很無奈。一朝天子一朝臣,四皇子登基以后,不知是否還有自己的好日子過。自己也不免在心里犯嘀咕。
到家以后,曾國藩二話沒說,就關(guān)上了房門在臥室里靜坐。
其中不免會想些曾經(jīng)跟皇太子奕相見的種種。
由于曾國藩在翰林院所擔(dān)任的官職都是閑官,所以在那段時間里,他讀了大量的書籍,其中也包括一些看相方面的書籍,一想起皇太子奕長了一雙鷹眼,而且臉上也深藏著一些橫紋,平時走起路來還深一腳淺一腳,曾國藩不禁心中一寒,他一定不是位明主兒。
午夜,宮里有人來報(bào),道光帝在做完了人生的最后一件事――立新皇上后,駕崩了。
這一年道光帝69歲,咸豐帝虛歲20。
一想到曾經(jīng)召見過自己無數(shù)次的皇上,永遠(yuǎn)也不能召見自己了,曾國藩心中真是百感交集,他仿佛能看到自己往日的春風(fēng)得意同道光帝的身影一同漸漸地消逝了,可是日子還是要過下去的,皇上的位子還是要有人繼續(xù)坐下去的。
一想到即將繼位的咸豐帝,曾國藩的內(nèi)心不免升騰起一股被揪的疼痛。
新皇上會是怎樣的一個君主呢?他的脾氣如何、才識怎樣、待人可好?自己的恩師是否依然能受到皇上的器重?這棵大樹還能不能靠得?。?/p>
帶著無數(shù)的疑問,曾國藩還像從前一樣,坐著坐著就睡著了,夢中不免會看到道光帝還在向自己招手。
只是道光時代的變遷如流水一般無法挽留,它帶走了曾國藩和穆彰阿一時的風(fēng)光和得意,也帶走了大清國沉悶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