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這樣,我想影片并未受到負面影響,甚至可能相反……演員們即興創(chuàng)作對話,大家對影片都保持了自己的距離,因為拍片成了人們休閑時玩的一種游戲。幸運的是,劇本的原則正適合這種精神狀態(tài)。總之,我們相當快地定出了這部獻給法國電影資料館的影片的口號:“如果《偷吻》是一部好影片,這應(yīng)歸功于朗格羅阿,如果它是一部壞影片,這要歸咎于巴爾班?!?注:巴爾班被文化部通過資料館董事會任命為法國電影資料館館長取代朗格羅阿時,只不過是一個不知名的紀錄片導(dǎo)演,一個在外省舉行的紀錄片電影節(jié)的組織者。一一譯者)。
以上由杰拉爾·朗格羅阿采訪整理
見1968年4月10日《法蘭西文學報》
與別的影片相比而言,就改編小說方面,《偷吻》給人
的印象是它的結(jié)構(gòu)非常自由,像業(yè)余愛好者拍的一部影片
但我認為,《偷吻》只因為有專業(yè)人士才站住了腳。劇情十分單薄……如果是我的處女作,我想它是站不住腳的。在場面調(diào)度中有許多招數(shù):在拍攝時我們經(jīng)常要“彌補”某些東西,組接二個或三個元素,充實一個空洞的場景……
一一因此便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
一一和專業(yè)人士進行一些即興創(chuàng)作。但影片《偷吻》的成功在于其故事情節(jié)的不可預(yù)測性這也是真的:觀眾在看影片時總不知道前面的情節(jié)完了后面緊跟著的會是什么樣的情節(jié)。這個成功我想也應(yīng)歸功于演員們。由于他們的緣故,觀眾的興趣才不致于減弱。在這里,在影片放映了一小時后,我們才有機會讓鞋店老板(由邁克爾·隆斯達爾扮演)出場。這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出場十分鐘他妻子也出場了(她由黛爾菲娜·塞里格扮演)。所有這些演員的令人贊嘆的表演加強和延續(xù)了觀眾的興致。(黛爾菲娜.塞里格,1932-1990,法國戲劇與電影兩棲演員。1961年因主演阿蘭.雷乃的《去年在馬里昂巴德》一舉成名。此后還先后在雷乃、布努艾爾、雅克.德米、洛塞、阿克爾曼,特別是在瑪格麗特.杜拉斯的《印度之歌》等多部影片中扮演主角,被杜拉斯盛贊為“世界上最杰出的女演員”。此外她還在七十年代后期為了女權(quán)主義事業(yè)拍了幾部“光盤電影”:《你要美麗但不要聲張》。一一譯注)
因此我們開始拍本片時幾乎什么都沒有。至于讓-皮埃爾·萊奧扮演的主人公的職業(yè),我僅挑選了一些我本人沒有干過的活兒,因為我希望自傳性方面能明顯得到隱藏,變得不直接,這些活兒包括:守夜人(這是我夢寐以求的職業(yè),因為我想做守夜人會有很多時間看書)、私人偵探(他像記者一樣能和大量不同環(huán)境中不同職業(yè)的人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