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走什么樣的人生道路,你自己決定

像李開復一樣不可替代 作者:童媛媛


 

人生可能會面臨著許多次的選擇,但關鍵的選擇也許只有一兩次,在這種時候,正確的選擇可能會讓人擁有一個燦爛的人生,而錯誤的選擇則可能會讓人付出一生的代價。

李開復認為,大多數(shù)人覺得對的并不一定是真理。選擇最好的和作最好的選擇,這二者之間有本質區(qū)別,它們決定著一個人命運的走向!比如說職業(yè),就無所謂好與壞,適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對于每個人來說,擇業(yè)無疑是一次重要的選擇,這是人生的一個十字路口,何去何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未來的人生前景。

李開復說,一位朋友說起他即將考大學的兒子準備報考考古學專業(yè)時,顯得十分無奈。在他看來,學習考古這樣的專業(yè)就意味著只能做學問,過一輩子清苦的生活。但我們卻為他兒子能有這樣的選擇感到欣慰。在這個年代,很多人變得越來越短視,很多家長都把眼睛盯在計算機、經濟管理、法律等熱門專業(yè)上,想讓孩子畢業(yè)后找一份容易賺錢的工作。至于孩子是否適合或者喜歡做此工作,則很少去考慮;多數(shù)學生也很盲目,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干什么和能干什么,只是一味地聽從家長安排。

這位朋友的孩子能夠選擇別人不愿選擇的冷門專業(yè),至少說明他是個有想法的人,他懂得對自我人生進行設計,并敢于按照自己的設計選擇人生。從這一點上說,他的心智遠比許多同齡人成熟。

如今在中國,房地產商是最賺錢的,但未必每個人都能成為房地產商;搞影視也算是很好的職業(yè),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成為好導演或好演員。況且現(xiàn)在熱門的、火的,未必將來就火,即使將來依然火,但自己不適合做,不喜歡做,選擇了這個職業(yè),豈不是一樣痛苦?

所以,我們擇業(yè)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有長遠發(fā)展的,而不是只看眼前的利益,或者受別人的影響一哄而上。

李開復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過這樣一則故事:

在一所大學教書的王賓,26 歲就當上了校團委書記,30歲任學工處處長,如今已是該校的校長助理。據(jù)王賓介紹,在他畢業(yè)的時候,許多大型跨國公司去學校招聘,格外青睞成績好的學生。成績好的學生,一般也會選擇這些薪水高的企業(yè);成績不好的才會去一般的小單位。王賓當時成績非常好,率先被挑中,但他偏愛學校的生活,猶豫了很久,還是像不可替代選擇留校,當一名普通的輔導員。他說:“我相信當年如果我選擇了去那些大家都爭著搶著要去的跨國公司,前景也會不錯,但我可能就不會像現(xiàn)在這樣擁有一份自己真正喜歡也適合于自己的職業(yè)?!?nbsp;

從微軟跳槽到谷歌,在微軟一些高層的心目中,李開復成了“叛徒”;社會上也有很多人對李開復的這一選擇表示難以理解。但是,在我們看來,這只不過是李開復一貫信奉的“積極地選擇”的結果——積極主動地尋求改變、尋找機會,這是李開復的成才觀,他本人正是這一法則的擁躉與實踐者。李開復正是因為有了多次主動選擇,才成就了今天的成績與聲望。

所以,李開復說,上帝對每個人都是很公平的,他賦予每個人不同才能的同時,也給他們提供了各種各樣發(fā)揮才能的機會。我們應該學會發(fā)現(xiàn)并珍惜自己的才能,正確、積極地選擇人生,在社會中尋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在人生的每一個關鍵時刻,20 幾歲的你必須審慎地運用你的智慧,有所選擇,有所放棄,作最正確的判斷,選擇屬于你的正確方向。在前進的方向上,隨時審視自己的努力是否產生了偏差,并適時地進行調整。

人生路上,總會碰到十字路口,讓人難以抉擇,此時,做出積極的取舍,才能更好地把握自己的命運。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安備 42010302001612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