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人民之子(2)

世紀小平:解讀一個領袖的性格魅力 作者:陳晉


心情愉快的鄧小平在桂林還留下了一個小幽默。

當他參觀完蘆笛巖風景區(qū)時,風景區(qū)的同志請他題詞留念。他拿起毛筆,笑著說:“寫啥?”

同行的小孫子拉著他的衣服說:“寫到此一游?!?/p>

鄧小平說:就依你的。說完揮筆寫下了“1986年元月26日到此一游。鄧小平”幾個字。

一旁的王震也忍不住,在鄧小平簽名的后面提筆寫下:“陪隨者王震?!?/p>

偉人的愛國情感,常常體現(xiàn)在一些微小的細節(jié)之中。鄧小平到過許多地方,只有少數(shù)幾個省區(qū)沒有去過。越是沒有去過的地方,越讓他魂牽夢繞。

1978年2月,74歲的鄧小平赴尼泊爾訪問。他在專機上俯瞰著西藏這片高天厚土,目光專注而深沉。

西藏,一直是鄧小平心里非常惦念的熱土。作為中共中央西南局第一書記和二野的政委,鄧小平是進軍西藏、和平解放西藏的直接指揮者之一。為了準備和平解放西藏,1950年1月15日,西南局召開了十八軍師以上干部會。會上,鄧小平著重指出:解放西藏有軍事問題,需要有一定數(shù)量之軍事力量。但軍事與政治比較,政治是主要的。從歷史上看,對藏多次用兵都未解決問題,而解決者,亦多靠政治。政策問題極為重要?!拔也筷犨M軍西藏,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飯?!?/p>

鄧小平結合西藏的實際情況,親自主持起草了和平解放西藏的綱領性文件——同西藏當局和平談判的十項條件,又叫“約法十章”。

后來,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簽訂的《關于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xié)議》,正是以這十條為基礎,在這個大框架上發(fā)展充實起來的。1951年,西藏全境獲得解放,這是中國大陸最后解放的地區(qū)。

然而,鄧小平這個西藏和平解放的功臣,卻沒有機會踏上過西藏的土地,這成了他晚年的一大遺憾。

1980年10月,國務院的一位副總理陪同外賓赴藏訪問拉薩,行前鄧小平委托這位副總理給西藏捎話,希望得到一件有象征意義的紀念品。

后來西藏的領導同志把一尊精美的佛像交這位副總理帶回給鄧小平,以慰他對西藏的向往之情。

1992年1月,鄧小平來到深圳“錦繡中華”微縮景區(qū)參觀,感慨地對身邊的人說:“這輩子我是去不了西藏了,就在這座‘布達拉宮’前照張相,權作紀念吧!”

1984年1月,鄧小平來到特區(qū)深圳,他站在國商大廈的天臺,細細地觀看了深圳的全景后,向霧氣繚繞中的香港投去深情的目光。

那是他半個多世紀前曾經(jīng)五次經(jīng)過的地方。

雖然是中國自己的土地,但卻被外國殖民者統(tǒng)治了將近一個世紀。

上個世紀70年代末,隨著新界租期的臨近,香港的歸屬問題被提上議事日程。香港是國際貿易金融中心,能為英國提供巨大的經(jīng)濟利益。

對于這樣一只“會生金蛋的鵝”,英國政府怎么會心甘情愿地還給中國呢?

1982年7月28日,英國拋出了“三個條約有效論”的主張。鄧小平在會見當時的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時,全面闡述了中國政府的嚴正立場,對這個觀點逐一進行了駁斥。他指出:“我們對香港問題的基本立場是明確的,這里主要有三個問題。一個是主權問題;再一個問題,是1997年后中國采取什么方式來管理香港,繼續(xù)保持香港繁榮;第三個問題,是中國和英國政府要妥善商談如何使香港從現(xiàn)在到1997年的15年中不出現(xiàn)大的波動?!?/p>

鄧小平說:“主權問題不是一個可以討論的問題?,F(xiàn)在時機已經(jīng)成熟了,應該明確肯定:1997年中國將收回香港。就是說,中國要收回的不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島、九龍。中國和英國就是在這個前提下來進行談判,商討解決香港問題的方式和辦法。如果中國在1997年,也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8年后還不把香港收回,任何一個中國領導人和政府都不能向中國人民交待,甚至也不能向世界人民交待。如果不收回,就意味著中國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國領導人是李鴻章!我們等待了33年,再加上15年,就是48年,我們是在人民充分信賴的基礎上才能如此長期等待的。如果15年后還不收回,人民就沒有理由信任我們,任何中國政府都應該下野,自動退出政治舞臺,沒有別的選擇。所以,現(xiàn)在,當然不是今天,但也不遲于一兩年的時間,中國就要正式宣布收回香港這個決策。我們可以再等一兩年宣布,但肯定不能拖延更長的時間了。”

經(jīng)過中英兩國政府的共同努力。1984年9月17日,雙方代表團就香港問題全部談判達成協(xié)議。


上一章目錄下一章

Copyright ? 讀書網(wǎng) www.autoforsalebyowners.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備15019699號 鄂公網(wǎng)安備 42010302001612號